壬丰文化网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合作期刊 > CSSCI期刊 >

权威CSSCI《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火热征稿中

发布时间:2017-09-02 21:33所属分类:CSSCI期刊浏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文名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编辑单位 《丛刊》编辑部 创刊时间 2009-10-1 国际刊号 9787309069235 定价 ¥90.00 出 版 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开本 16开 目录 1 图书 2 期刊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投稿须知 致读者 1

 
中文名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编辑单位
《丛刊》编辑部
创刊时间
 2009-10-1
国际刊号
 9787309069235
定    价
¥90.00
出 版 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开    本
16开

 

目录

1图书

2期刊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投稿须知
 致读者
 
 
 

1图书编辑

目录
文学史研究卷
王瑶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随想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美〕皮雷·林克文 乐黛云译
艺术的地位
——通过文学来研究现代中国的价值变化
赵 园
大革命后小说关于知识者“个人与革命”关系的思考及“新人”形象的降生
——兼谈现代文学中有关“恋爱和革命的冲突”的描写
李何林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论的基本原则
〔加〕M.D.维林吉诺娃文 伍小平译
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
夏晓虹
“五四”白话文学的历史渊源
陈福康
略论中国现代杂文运动
〔日〕伊藤虎丸文 潘世圣译
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范伯群
关于编写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的通信
杨洪承
主体·变动·多样·世界眼光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编写的思考
吴福辉
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
——《京派小说选》前言
〔美〕叶维廉
历史整体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省思
陈平原
清末民初小说理论概说
汤哲声
戊戌到“五四”时期文章体裁的变革
〔美〕洪张泰文 董晓萍译
民间文学的发现
孙玉石
《荒原》冲击波下现代诗人们的探索
魏 建
文化中介:日本近代文化之于前期创造社
——“五四”西方文化“传播”研究
〔英〕卜立德
英国随笔与中国现代散文
何锡章龙泉明
文化模式的内在规定与制约
——“五四”与古代:浪漫主义文学比较论
陈思和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两种传统
艾晓明
30年代苏联“拉普”的演变与中国“左联”
孔范今
面对历史的沉思
——现代文学研究三议
曾庆瑞
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文学史观
黄修己
文学史的史学品格
朱德发
一份“文学史观讨论”的答卷
田本相
文学史的哲学思考
……
 

2期刊编辑

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 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刊。主管单位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单位是中国现代文学馆,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合编。编辑部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
《丛刊》创刊于1979年11月,是全国唯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专门性学术刊物,代表着本学科领域的最新与最高研究水平。大量新的专业人才都是通过《丛刊》首次或屡次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丛刊》为培养这一学科的新生力量做出了贡献。注重期刊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当代性,鼓励独创性见解,热情扶持新生力量是《丛刊》的一贯方针。
《丛刊》创刊之始,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与北京出版社合编,北京出版社出版。1985年,改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合编,作家出版社出版。
这一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王瑶先生担任《丛刊》首任主编,第二任是樊骏先生,第三任由吴福辉、钱理群共同担任,第四任由吴福辉、温儒敏共同担任。现任主编为吴义勤、温儒敏。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丛刊》已经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和读者队伍,已经成为专业性的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全国核心期刊,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为来源期刊,成为值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大学中文系师生长久保存的参考书,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望。
《丛刊》从2005年改为双月刊,2011年起改为月刊。[2]

期刊信息

刊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主办: 中国现代文学馆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32开
ISSN: 1003-0263
CN: 11-2589/I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3]
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2012-2013)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4]

投稿须知

一、来稿请直接寄至编辑部,勿寄个人,以免延误。
二、来稿须未曾在其他刊物发表,并符合本刊稿例格式。非经同意,电子邮件、软盘、传真件等不能作为正式投稿方式。
三、寄交打印稿需用A4纸单面打印;寄交手写稿,需用16开稿纸誊写清楚,一字(含标点符号)一格。欢迎附电子文本。请在文末标明来稿字数。
四、来稿需有200字以下的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并务请用另页附上:作者姓名、任职机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或传真、电子信箱。
五、引文及注释:
A.作者应对照原著认真核对引文,请勿直接从网上下载引文。
B.注释采用尾注。必须准确标明
1.作者/编者/译者;
2.书名/文章题目;
3.出版社;
4.卷期/出版年月;
5.页码等资料用阿拉伯数字统一编码。
C.引文注释范例:
1.①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2.②王瑶著:《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1月,第20页。
六、书评稿需寄一本样书。
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样书。稿酬从2008年起上调为60元/千字。[5]

致读者

为适应学术发展的需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从2011年第一期开始,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每月一期,全年12期,容量大大扩展了。还有一个变动,就是打通“现代”与“当代”的界限,既发表现代文学也发表当代文学的研究成果。过去《丛刊》也发表过少量“当代”的文章,时限主要是“文革”之前的,更明确把“当代”的研究也纳入刊发的范围,但要求是偏重文学史的研究性期刊,不发表一般的评论。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研究本来就是一个学科,没有必要再细分,“打通”才有利于视野展开,有利于研究深入。至于定位在发表研究性学术期刊,是为了区别于其他评论性刊物,两者的功能及读者需求上都是有差异的。 为加强当代部分的编辑工作,《丛刊》编委会增聘了一些偏重当代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编辑部将得到充实,审稿制度也将进一步完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79年创刊,至今32年了。三十多年来,本刊始终致力于引领现代文学研究方向,呈现这个领域最优秀的成果,扶植现代文学新进的学者,支撑本学科的建设。本刊不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一心靠学术品格与刊物质量,靠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跻身全国人文社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刊物行列,也是海外中国学研究最常用的刊物之一,在学界享有较高的地位。《丛刊》的风格是“持重”,这可以说是本刊的学术个性,也是办刊的传统。王瑶先生那一代奠定的刊物方向,三十多年来我们是一直坚守的,走过来真不容易。 改版后的《丛刊》还是以学术为本,要保持她“持重”的风格。在当今比较浮躁的风气中,这“持重”的刊物个性尤显可贵,要坚持的确很难,但我们会努力。同时,也会注意不断把握学界的脉动,办得更加活跃,更加大气,也更能适应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者的需求。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是现代文学研究会的会刊,同时又是在中国作协领导下、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期刊,是文学馆的一个窗口。现代文学研究会实质性地参与了刊物的工作,与文学馆一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改版后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完善编辑管理制度,和读者作者密切联系,扩大与争取更多更好的稿源,使刊物的学术质量与编辑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我们恳切期望学界朋友和广大读者一如既往支持《丛刊》,因为《丛刊》过去是、今后仍然是我们大家切磋学问的平台,是交流成果、增进情感的美好园地。 吴义勤 温儒敏 2010年11月27日[6]

上一篇:权威CSSCI《民族文学研究》火热征稿中
下一篇:权威CSSCI《国际论坛》火热征稿中

投稿方式: 邮箱: QQ1:3477019158
QQ2:2137681981@qq.com
投稿时邮件主题请写明文章名称+作者+作者联系电话
咨询热线:
客服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李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张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冯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孙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聂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刘编辑
中国硕博论文网 中国硕博论文网多年专注服务发表 咨询QQ:QQ1:3477019158
QQ2:2137681981
我要发表期刊
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