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丰文化网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合作期刊 > 教育类期刊 >

浅谈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3-04-15 19:57所属分类:教育类期刊浏览:

浅谈 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1研究过程 1.1研究对象:22级医学检验系学生共220人。 1.2研究方式: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系22级随机抽取学生80人,共采集有有效调查报告73份,其中男生31人,女生42人(我系男女生人数不均衡),并将各项统计结果与一年

浅谈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1研究过程
  1.1研究对象:22级医学检验系学生共220人。
  1.2研究方式: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系22级随机抽取学生80人,共采集有有效调查报告73份,其中男生31人,女生42人(我系男女生人数不均衡),并将各项统计结果与一年前心理普查结果进行整体比较。
  2数据结果
  2.1 2012年秋季入学时12级学生心理普查数据。
  2.2按所填信息将所有参与问卷调查者分为普通学生与干部学生,在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评价方面。
  对于高校是否有必要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或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及其原因,调查情况,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活动后,对个人的影响。
  2.4对于大学生心理发展产生偏差的原因。
  3分析
  3.1从心理普查结果中所反映出来的三种类型学生进行概括分析。
  3.1.1第一类学生,属于可能有较明显心理问题者,如果自己无法摆脱,应尽快到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进一步的诊断,若通过进一步的诊断被认为确有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称为A类学生,该类学生需要进行持续的心理咨询。A类学生特征:各类神经症(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严重的神经衰弱等),有精神分裂症倾向、悲观厌世、心理矛盾冲突激烈,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学习者,这类学生可立即预约下次咨询时间,每周或隔周面谈一次,直至症状减轻。
  3.1.2第二类学生,属于可能有轻微的心理问题者,应引起自我重视,如有需要可到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没有严重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称为B类学生,该类学生可作为心理咨询室今后关注的对象。B类学生特征:存在一般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不协调,新环境不适应等。这类学生有种种烦恼,但仍能够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对他们提供帮助的同时请他们有问题时,随时咨询。
  3.1.3第三类学生,属于现在没有心理问题者。有心理问题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是很普遍的事情,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坦然面对并积极解决,这样才能给我们自己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幸福的人生。没有任何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称为C类学生。C类学生特征:对他们通过面谈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他们的症状暂时不明显或已经解决,以后出现症状,学校咨询中心可以提供帮助。
  3.2进入大学的一年以来,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持基本满意状态,进入大学后自主选择担任班级或校级干部的学生,对于校园生活明显感到时间比较充裕且充实,但仍然有一部分认为,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无所事事令人窒息。这就反映了大学生从中学时期至初步接触社会的大学时期的人生转变的不同适应能力,担任干部的学生大多更会自我调控学习与工作以及自己的休闲时间,使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充实、精彩,相对应地,“普通群众”型学生更加沉溺于每日平凡枯燥的学习与生活,对于目前的现状并不很满意,却又自我感觉无力改变,甚至令人窒息。
  3.3大部分同学认为所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主题班会型心理咨询活动是很有帮助的,很喜欢上这些课时轻松的氛围,能帮助解开心结,帮助不小,而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认为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心理问题复杂,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故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这就说明学校开展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并对重点现象重点关注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如何将心理主题班会达到预期效果以及如何发挥心理咨询室的最大功效值得探讨。
  3.4尽管才步入大学一年时间,但初接触社会便普遍认为,社会竞争激烈,高校的大学生难以适应多变的挑战是导致他们心理发生偏差的主要原因。此外,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关注薄弱。
  3.5综合数据整体分析:
  3.5.1进入大学一年以来,在陌生的环境中重新开展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学习与生活,对新生整体来说是一个挑战。有的人能顺应环境的改变并且把握好自我的节奏创造自己大学生活的多彩笔画,有的人却无法调试好自己的角色与目标,变得迷茫与放任。
  3.5.2由于学习习惯的改变,有75%的学生在学习效率低下的时候心烦气躁,更有近一半的学生在考试前心情紧张。此外,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同学经常思考人生的意义与目标,并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并陷入忧虑,仅有11%的同学很少有这方面的苦恼,大学生的自我认定和对未来的看法涉及到了价值观的取向与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应该予以及时的疏通和正确的引导。
  3.5.3值得欣慰的是,有一半的学生在心里不快时选择游戏娱乐、读书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或者是自然调整,只有很少数的选择喝酒与假装高兴的方式压抑情绪。同时,有七成学生在遇到身边的朋友出现心理问题时,会打听此人近况并且会主动地开导对方。
  4建议与对策
  4.1在大学一年级新生中应重点开展适应性教育,完善入学时的新生心理普查,并针对A、B、C类学生进行长期有效的关注与疏导。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失去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的动力,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产生学习疲劳,大学新生心理困扰的首要问题便是学业问题。一些大学生未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不理想,因而产生挫折感,对考试产生焦虑 。
  4.2积极开展心理测试和同辈交流的团体辅导活动。   4.2.1在系心理咨询室,开展智商测试、情商测试、心理健康水平测试、人格测试等心理测试活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并且存档,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和朋辈咨询员要积极主动地与同学联系并密切关注其心理动向,为同学们的困惑进行解答和心理辅导,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4.2.2多开展有关心理知识的班会或讲座,或者以宣传报的形式帮助广大学生解决心理,比如,以“驾驭不良情绪,享受快乐人生”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或主题班会。在活动中使参与的学生在互动里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危害,掌握了多种调节情绪的方法,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
  4.2.3有许多高校陆续成立了大学生心健康咨询机构,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这种咨询在高校还属于新生事物,还没有完全被大学生接受,师资力量也比较匮乏,专业人员缺口很大。此外,许多学生不知道心理咨询室的地点,也有同学自尊心较强,不愿只身面迈入理咨询中心的大门,这就需要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做好宣传工作,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同时做好个人资料保密工作,给广大学生以信任感,这才能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帮助大学生及时摆正不良心理,也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4.3丰富校园文化,协同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良好的校园氛围是陶冶大学生情绪的最佳方式,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营造文明健康的学校环境有利于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因此,学校教育应遵循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与心理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专业教育之中,把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4.4大学生应学会有效的自我调适。步入大学校园后应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同时认识社会交往的必要性,提高交往能力,帮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多方位地了解自己,能从多个角度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4.4.1保持乐观情绪,甘于清贫和寂寞,把时间和精力投入自身的学习和发展自我当中 ,遇到问题要积极的解决,不要消极和过分沉闷,否则将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的产生,不利于个人发展。
  4.4.2可通过多参加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这对改善不良情绪、增进人际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生活环境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4.4.3强化个人能力,客观的看待自己,正视现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总地来说,通过一年的有针对性的调查与不定期的进行心理主题班会以及开展相关活动,同时与从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得到的匿名数据资料进行比对,如何让大学生通过自我调节的方法解决种种心理问题,以及如何在其他干预措施下引导与改善存在的问题,亟待社会全员的关注。
 

上一篇:从心理学视角看国内员工帮助计划工作者的责任
下一篇:谈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投稿方式: 邮箱: QQ1:3477019158
QQ2:2137681981@qq.com
投稿时邮件主题请写明文章名称+作者+作者联系电话
咨询热线:
客服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李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张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冯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孙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聂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刘编辑
中国硕博论文网 中国硕博论文网多年专注服务发表 咨询QQ:QQ1:3477019158
QQ2:2137681981
我要发表期刊
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