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发布时间:2023-08-13 21:43所属分类:教育类期刊浏览:次
略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大学生是我国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不仅有益于他们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有利于他们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为继续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校为陶冶大学生的情操、磨炼他们的意志、促进他
略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大学生是我国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不仅有益于他们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有利于他们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为继续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校为陶冶大学生的情操、磨炼他们的意志、促进他们良好的品格的形成,已组织开展了各种教学与实践活动,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还需要进一步研探与提高,为此,笔者结合日常工作实践,探讨了以下的对策与措施。
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是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途径。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的心里调节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不仅是我国德育工作之中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思政工作者进一步开展有效工作的前提。身心保持健康状态,是大学生毕业后融于社会、迅速适应社会的重要前提。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时代发展之重任,他们是否具备完善的人格品行和良好的身心健康素质,不仅决定着个人的前途、影响自己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直接关乎着未来的民族振兴问题。为此,为提升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将他们培养成社会所需人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工作。
(二)是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强强合并、联合办学等创举已初显成效。但是,绝大部分高校在招生规模、学科格局、校区建设等方面已趋向基本稳定的态势,未来要想获取长足的发展与进步,高校就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实现内涵式发展。这就要求必须摈弃“外延式”的发展模式,从“扩建新校区、扩大招生规模、增开热门专业”的“粗放式”的传统发展模式,开始向“注重制度创新与提高人才质量”的方向集结。人才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高校个部门的协调努力与管理上的到位,同时大学生必须拥有一个积极健康、奋发进取、求实创新的良好心态。
(三)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意见》中强调:“高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学院文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包括自然(物化)环境和人文环境,心理环境又在人文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他们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基础,为此,要贯彻实施好上述文件精神、就要注重以生为本、从细节开始,从大学生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工作,为全面落实“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筑牢基础,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奠定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一)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三级防护网”是一个医学概念,最早用在流行性传染疾病预防方面,国外相关研究已证实,三级防护网其优点是可以在经费不足,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取得良好的效果。三级防护网于六十年代初被移用到其他学科领域。本文中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防护网,就是指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院系、班级分层次进行教育与管理,形成文字材料、建立管理档案等。一是建立班级防护网。由专职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和思政工作者通过课堂教学等途径传授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结合理论所学,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二是建立院系级防护网。院系首先进行师资培训工作,心理健康问题与思想政治问题工作一起抓,且要齐头并进。其二,院系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组织,排查那些言行异常的“心理问题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及时帮助他们减压除障,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三是院系防护网。首先、校方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建立心理健康实验室、咨询室等正常开展教学与工作的场馆与电子仪器设备等。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校园广播等媒介,营造高度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文化氛围。再次,要以学校心理教育机构、心理咨询中心为主。开展好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活动,做到“化解心理淤积、润物无声。”必要时,就及时将“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转介到专门的心理机构进行矫正与疗救。总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防护网的建立,可以形成一种保护网,使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更加畅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了多重保障。
(二)创立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仅靠学校一方是不够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齐心协力,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存有潜伏期、心理健康失衡引起的事件又具有突发性。高校教师不仅有教学任务、而且还肩负科研等任务,不仅时间有限,而且个人精力也难以保证。为此,家庭和社会也应分担责任,协同努力、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之中。家庭方面,父母要开展细致入微的谈心活动,增加与孩子间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解惑释疑,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社会方面,要占领道德制高点,通过社会舆论力量,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理念,培育乐观、包容精神,培养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大众社会心态,以开阔的胸襟和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问题。三方共同努力,形成一种教育的合力,以便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实践证明,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作用。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健体益智”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此类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平台,使大学生置身其中,在集体生活中加强感情上的交流与沟通,使他们忘却烦恼、尽情释怀,增加情感体验,化解心理压力,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个体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增强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例如高校在体艺方面,可组织合篮球队、民歌合唱团、书法兴趣小组等活动,充实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调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磨炼意志品质,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同时此类活动个大学生门提供了展示特长的空间,不仅满足了大学生的成功动机,而且还增强校园文化的感染和教育作用。其次,不同院系的班级之间也可以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以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品德的发展以及文明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极力营造积极、健康、文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保证大学生在静美、康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不断提高认识、升华情操、磨炼意志,从而铸就他们健康乐观的、经得起考验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四)构建科学的评估与反馈体系。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心理问题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疏导与矫正,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校园不和谐事件,也逐年呈明显下降态势。但是,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于缺少科学的评估与反馈体系,不同的学校千差万别,有的随意性极大,甚至流入形式化,因此,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着走上规范化管理之路。其中,评估与反馈体系就成为此项工作的当务之急。首先,评估工作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来说,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绩效的评估,可以了解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开展现状,有利于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案与实施策略;对于高校来说,通过评估可以积累经验和发现不足。积累经验可以促进来年工作再上台阶;发现不足,可以探讨对策,同时还可以通过向上级汇报情况,获得主管部门资金、师资、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通过评估与反馈,可以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获得珍贵的学习机会,促使在教学模式、实践原则上不断调整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为日后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评估与反馈,使他们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了解,然后通过咨询、疏导、历练,培养自己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a
上一篇:谈儿童从众心理
下一篇: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