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现状的心理原因
发布时间:2023-08-27 10:54所属分类:教育类期刊浏览:次
浅谈中职学生现状的心理原因 社会在飞速前进,经济在快步奔跑,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这种和谐环境中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优越的环境,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对一些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阴影。相比之下,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更突出更典型。 中职
浅谈中职学生现状的心理原因
社会在飞速前进,经济在快步奔跑,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这种和谐环境中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优越的环境,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对一些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阴影。相比之下,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更突出更典型。
中职学生出生在雨露中,成长在阳光下,不愁吃不愁穿,本应是无优无虑的少年,为何会出现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受到的心理困扰十分明显这种局面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家长期望值高造成学生精神压力很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源参差不齐。有各类好学校淘汰下来的学生;有迷途知返的青少年;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因考试发挥不好而死爱面子不肯走普通高中的自费而来职业学校。这样的来源直接导致了他们对学习的反感:底子薄的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底子好一点的学生则是对周围环境不满,说白了就是认为自己高才低就了!本来没有考入重点学校心理就难受,再加上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问题严重
家应该是孩子依靠的港湾,是孩子心灵的归宿。但“家”对于许多中职学生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抚养孩子的重任落到一个人的肩上,为了能让孩子有同样的生活条件,父亲(或母亲)不得不起早贪晚的劳作,为孩子创造优厚的物质条件,但孩子的精神家园也很重要啊!不及时教育、引导孩子健康的发展,那么孩子在选择人生道路时,难免会出现偏差。
3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自信心不当,大多数学生自信心不足或自信心膨胀
父母的宠溺和家庭条件的优厚造成了学生的错觉:父母能为我解决任何事情,“只有我想不到的,没有我得不到的”。这和前面所说的祖父母的宠溺是同样的道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让学生习惯于一切依赖父母,自己没有任何解决、处理事情的能力,经历不起任何小的挫折。一再的顺利使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只会觉得天塌地陷,好象自己的末日一样,寻死觅活来求得解脱。单亲家庭、孤儿和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因为缺少关爱或物质而缺乏自信心,老师和家长正确教育能引导这些孩子走出阴影。问题最多的还是部分被重点中学淘汰下来的学生。他们持有“我们不如重点中学学生成绩好,没有他们出路好”的观念。殊不知,条条大路通罗马啊!我所任课的班级很多学生都问我:“老师,我们不能和高中学生一样考学吧?”“我们以后的工作肯定不如普高学生好吧?”“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普高学生吧?”……话里行间透露着他们矮人一截的心态,进入职高学习仿佛是他们的耻辱似的!人常说“是金子在哪里都是发光的”,那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努力同样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重点中学的学生倦于学习,不走正路,终究会成为无所作为中的一员!
4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接触社会面大,处理不好与社会、同学之间的关系
中等职业高中有一部分学生是迷途知返的少年,在社会中沾染了不少恶习的他们想给自己再一次的机会,于是他们背着书包来到了课堂中。老师、家长耳提面命的就是要好好学习,出人头地。在社会中闲散惯的他们哪里坐得住板凳,哪里受得了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社会中的风气带到了课堂中,让一些没有见过世面的学生觉得他们是“神”,盲目的崇拜让这部分学生觉得自己更是了不起的人物,就这样不仅贻误了自己,也污染了一些纯洁的学生。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很多,中学生又没有明确的世界观,社会的黑手便抓向了纯洁的学生。学校毕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提供青年学生成长的空间。社会中的恶习带到学校中来,必然会影响学校的良好风气。
青春期的男女生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单亲和婚姻不如意家庭的子女,渴望得到关爱、得到异性的认可。在父母婚姻失败中,他们想创造超越至亲的那种爱情,所以很多学生出现了情感的困惑。
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我认为:青年学生首先应该学习一些心理知识,促使他们认识自己、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对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好处。中等职业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作为师长的我们也应该深刻的思考一下,如何正确对待孩子成长中的失误,如何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还应该开展相应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已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有责任挑起这副担子,而且不能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心理教育、素质教育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