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丰文化网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合作期刊 > 教育类期刊 >

中职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23-09-10 20:01所属分类:教育类期刊浏览:

中职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模式探究 随着中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中职贫困生心理教育成为了心理辅导的重点。要认真的分析中职贫困生的心理不健康成因,做好学生的心理脱贫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享受学校的生活。在进行心理脱贫指导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个性

中职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模式探究

随着中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中职贫困生心理教育成为了心理辅导的重点。要认真的分析中职贫困生的心理不健康成因,做好学生的心理脱贫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享受学校的生活。在进行心理脱贫指导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心理反馈,保护学生的自尊,让学生能够健康的享受学校的生活。
  一、构建贫困生社会支持系统
  我国政府要主动地构建中职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模式,在宏观方面对中职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要统筹规划中职学生的贫困生保障扶贫系统,让中职教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首先,政府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现在有《职业教育法》、《教育法》,但是在贫困生的资助问题上还是有很多的限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冲突和偏差。因此政府应该主动地建立相关的贫困生法律,规定政府、学校的责任,以及贫困生在享受助学贷款的同时应该尽的义务。
  二、增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
  中职学校要注重建立良好的环境,保护贫困生的个性和思想,建立舒适的人文关怀氛围。学校要给贫困生物质上的支持,还要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关爱和慰藉。学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的进行学生个性的保护,让学校的教师积极的和贫困生进行沟通交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灵桥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第一,要优化校园的环境,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保障。中职学校要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鼓励贫困生积极地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强烈的文化意识,增强自身的道德和品质教育,形成良好的人文关系。所有的教师要一视同仁,能够客观地看待贫困生,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客观地评价,鼓励他们努力的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二,要优化班级建设,让教师主动的帮助贫困生进行脱贫工作。班级生活是贫困生最主要的生存空间,教师要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加强对贫困生的关注,使用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鼓励贫困生进行知识的学习。班级老师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学生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心理教育。教师要平等的和贫困生进行交流,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帮助班级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三,班级的班干部不能用有色眼光看待贫困生,而是要对班级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正确的看待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鼓励贫困生通过努力证明自己的实力。班干部要做好带头作用,主动的和贫困生进行生活学习的交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正常的心理脱贫教育,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拧成一股绳,做好班级工作。
  三、认真做好经济资助和心理结合工作
  第一,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贫困生在享受着国家资助的情况下,更是要对社会形成感恩的心理,时刻记着社会的恩情,这样在以后才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教师可以定期的开展一些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进行班会的时候,贫困生要认识到生活上的贫困只是暂时的,要克服享乐、攀比、奢侈等不好的习惯,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感恩祖国、和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在进行心理脱贫教育中,要重视学生的人生观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贫困生。社会上要形成良好的风气,学校不能歧视贫困生,贫困生个体要注重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情况。树立正确的贫困观能够让贫困生主动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找准努力的方向,从而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学生要明确贫困生并不是只代表着生活上的贫困,对我们自身的成长也会有积极的方面。
  第三,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学校的教师要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认真的分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找到他们的心理障碍,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处境,冷静的面对现实,主动的和其他人交流,提高自身的团结合作能力。贫困生要建立自强、自尊、自信、自立、自爱的品质,树立健康的意识,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中职学校可以建立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发挥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学习中不断的进行知识的突破,在生活中提高能力,加强对社会的认识,在社会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提高心理上接受挫折的能力。
  中职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社会和学校要认真的分析贫困生的生活情况,制定合理的措施,提高贫困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的认知程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
 

上一篇: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启迪
下一篇:和谐共生:大学生心理和谐同和谐大学校园

投稿方式: 邮箱: QQ1:3477019158
QQ2:2137681981@qq.com
投稿时邮件主题请写明文章名称+作者+作者联系电话
咨询热线:
客服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李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张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冯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孙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聂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刘编辑
中国硕博论文网 中国硕博论文网多年专注服务发表 咨询QQ:QQ1:3477019158
QQ2:2137681981
我要发表期刊
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