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丰文化网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合作期刊 > 教育类期刊 >

基于心理服务视野下的大学生择业心理准备分析

发布时间:2023-12-15 17:27所属分类:教育类期刊浏览:

基于心理服务视野下的大学生择业心理准备分析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eparation problems directly affect their future occupation and the future career. At present,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employment process faces

基于心理服务视野下的大学生择业心理准备分析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eparation problems directly affect their future occupation and the future career. At present,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employment process faces many contradictions and confusion, from cogni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psychological services perspectiv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ow to do a good job of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eparation, can help college students' rational choice, for the growth of talent play a good solid foundation.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servic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eparation
  2009年,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文件中提出“要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整毕业生就业心态。要求高校要重视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就业压力。”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在探讨大学生择业心理准备这个问题上,是站在大学生提供心理服务的角度,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心要落实到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方面,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和实际的就业问题统一结合。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准备,指毕业生对择业的相关情况所做的预估和评价,以及为克服这些问题而建立起来的某种心理状态和强化某些心理特征的综合。大学生择业,无疑是人生道路的一个重要关口。想要择业成功,就必须根据择业的需要来对自身的心理素质有所调整,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就业挑战。
  1 当前大学生择业心理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择业心理准备的优良程度与个体心理素质好坏息息相关。个体的认知决定情绪和行为,同时,情绪与行为又反过来支持认知。正确的认知产生良性情绪和积极的行为,错误的认知产生负性情绪和消极行为。
  1.1 认知障碍
  认知是个体通过获得和应用知识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的一个基本的心理过程。我国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是“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而在现实的就业市场上,自主就业与双向选择之间不会自然的达成统一,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意愿与市场用人需求都不能满足和实现。此外,由于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剧,促使大学生大量囤集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而偏远落后地区的人才极度匮乏。供需关系的不平衡,形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由此现状,引发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种种认知误区,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定位自己,个体条件与求职目标不一致,造成找工作过程中四处碰壁后,便自认为怀才不遇,以消极和怨天尤人的心态继续择业,势必身心疲惫。还有一些大学生过高的估价自己,在功利动机的驱使下,好高骛远,一味地追求高职位、高薪水,主观的认为接受了高等教育就一定有好的职业归宿,看不起平常的工作,不能脚踏实地。
  1.2 情绪障碍
  大学生从年龄阶段上划分,处于青年中后期,这个阶段正是人生中最富有激情的一段时期,他们往往在面对择业不利的关乎前途命运事件的冲击时,不能较好的把握和控制情绪,产生挫折感、恐惧焦虑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以及攀比妒忌心理。焦虑心理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紧张,思路混乱、手脚忙乱,主要是由于有些大学生在择业时过分担心是否能被用人单位录取,是否能在面试中恰如其分的表现自己等。自卑心理是主要出现在遭遇求职失败的挫折以后,不能正确的调整心态,重新评估自己调整择业计划,而出现的失望、沮丧等心理表象。依赖心理主要出现在一部分从小习惯于依靠父母、依靠亲朋,独立性差的学生身上,这部分人将求职择业的希望寄托在家人、学校,不愿意主动寻找就业机会。攀比妒忌心理在大学生中较为广泛,一些大学生对在择业过程中比自己成功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既伤害了同学也伤害了自己。
  1.3 各种矛盾心理
  大学生在择业中,抱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追求,常常面临了各种各样的现实冲突,产生的矛盾心理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择业与继续深造之间的矛盾心理。现代社会用人需求的专业化和激烈的竞争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学历和工作经历都是用人单位渴求的两种能力,而这两种能力对大学生来说很难两全,因此,究竟是继续求学还是立刻就业在某种程度成为求职瓶颈。二是,理想与实际冲突的矛盾心理。年轻人朝气蓬勃,对未来寄予了期望,对自身发展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可是梦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之间的强烈冲突让大学生在择业途中迷失自己。三是,面临多种就业去向选择时的矛盾心理。大学生在面临有多种职位挑选时,常常抱着鱼与熊掌都想兼得的心理,难以抉择最终就业去向。四是,所学专业与用人需求冲突的矛盾心理。现实社会中,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获得一份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份几率是很小的。许多大学生认为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太难找,或者认为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就是不理想的工作,产生这一类矛盾心理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1.4 行为误区
  现代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竞争时代,大学生在目前就业压力下,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再择业过程中迈入种种行为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急功近利,盲目的参加各种充电学习班,考证,缺乏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二是,社会就业托关系、走门路的不正之风让有的学生在择业中出现消极心理,他们不把注意力放在提高自身的就业素质上,而是将找到理想工作的期望放在找关系、走门路的歪门邪道上。三是,不少大学生没有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盲目跟风,造成个人优势与职业需要不匹配。四是,缺乏法律常识,不懂法律也不懂用法律保护自己,造成择业过程中误入传销歧途。
  2 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的要素
  2.1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自原国家教委颁布《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实施之日起,我国大学生就业就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统一分配向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型,已历经十五个年头。随着经济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大学生就业选择上,呈多元化状态,但是由于目前高校教育体制与市场需要和经济发展的不一致,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中仅仅体会到被工作选择的无奈却没有自主的自由。要走出“被就业”的困境,首先要树立期正确的择业观。
  温家宝同志在同济大学做演讲时,用“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青年人的诠释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择业观,即:青年大学生不仅要放眼世界,志向远大,同时也要实实在在的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崇高的职业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工作并不矛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生存、事业、理想之间的统一,是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无论大学毕业生起步的工作岗位有多么平凡,所做的贡献有多么微不足道,但只要选择的是为人类工作的职业,付出的努力就是值得肯定的,其人生就是有价值的。
  2.2 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
  一是要树立爱岗敬业意识。大学生要树立敬业意识,热爱自己的工作,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的工作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二是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能够带来创新的社会成果,同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努力能为大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要树立创业意识。时代的进步为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择业要求,即自主创业,共青团中央还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或小额资金贷款,鼓励青年自主创业。
  2.3 择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一,正视社会就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积极竞争的心理准备。做好竞争的准备,是大学生面临就业时最基本的一项心理准备,不仅要敢于竞争,还要善于竞争,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克服情绪上的紧张、焦虑,处变不惊,始终把自己的优势和强项轻松自如的表现出来。
  第二,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理性择业。个性特征是指气质、性格和能力。动机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大学生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气质和性格,通过判断自己到底是外向型气质还是内向型气质,是机智敏捷型或是迟钝型,是细致型或粗心型,是雷厉风行型或是拖泥带水型,进而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工作。在自己的能力方面,包括思考力和行动力,要全面的了解,做到扬长避短。过高或者过低的评估自己的能力,都会影响到择业。此外,在择业时还要注意兼顾到个人的兴趣爱好。从事与个人个性特征相匹配的工作,能事半功倍,因此全面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是择业前一项重要的心理准备任务。
  第三,树立自信心,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择业竞争。不一样的认识态度对每个人择业时的影响是不同的。大学生在不能改变目前择业状况的客观处境时,最好的途径是在全面了解自己个性、能力、兴趣的基础上,将被动心态调整到积极主动,以一种乐观、平和的心态去迎接择业竞争。
  第四,充分做好接受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大学生在迈入社会的同时,也是在接受社会的选择,其角色定位从家庭、学校、亲友、同学的小圈子中向全民社会的大圈子过度。适者生存,大学生在这一过渡过程中,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真实面对社会现实,积极主动的去适应社会的需要。
  总之,机遇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大学生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将会有助于提升择业的自由度和就业的成功率。从心理服务的视角,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心性修养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正确评价自我,克服盲目的自信或自卑心理,培养乐观、平和的生活态度,以良好的心理准备去迎接择业竞争的挑战。
 

上一篇:自媒体时代下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
下一篇:网络购物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投稿方式: 邮箱: QQ1:3477019158
QQ2:2137681981@qq.com
投稿时邮件主题请写明文章名称+作者+作者联系电话
咨询热线:
客服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李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张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冯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孙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聂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刘编辑
中国硕博论文网 中国硕博论文网多年专注服务发表 咨询QQ:QQ1:3477019158
QQ2:2137681981
我要发表期刊
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