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师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
发布时间:2023-12-30 19:24所属分类:教育类期刊浏览:次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师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 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师生是一个有别于高中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幼儿的健康发展。影响幼师生心理的因素很多,其中父母教养方式的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师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
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师生是一个有别于高中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幼儿的健康发展。影响幼师生心理的因素很多,其中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分析幼师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联系,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师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于改善幼师生父母教养方式,提高幼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内外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和子女心理健康的研究很多,相关研究多数是有关中学生、大学生的,而关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甚少甚至没有,但可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关于幼师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应该会越来越多。本研究的研究过程如下:
一、研究目的
以问卷的方式对幼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幼师生的心理健康和父母教养方式现状,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师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师生心理健康的相关联系,提出改善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
学校部分学生,采取整体抽样,对所抽取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测量,包括2009级、2010级、2011级三个年级的幼师学生,全部是女生。共发放问卷510份,收回有效问卷486份,有效率95.29%以上。
三、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用问卷量表为SCL-90和EMBU。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调查研究法。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师生心理健康水平状况与分析。
幼师生心理健康与常模的比较分析
幼师生心理健康各个因子的均值均高于青年常模,且各因子得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意、抑郁的得分高于其他各因子分数。
从幼师生心理健康与全国常模的比较看,幼师生SCL-90各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的得分,二者差异显著,且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意、抑郁几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二)幼师生父母教养方式状况与分析。
幼师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常模的比较
通过统计分别得出高于常模和低于常模的人数及比例,F1代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2代表父亲惩罚严厉,F3代表父亲过分干涉,F4代表父亲偏爱被试,F5代表父亲拒绝否认,F6代表父亲过度保护。M1代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2代表母亲过度保护过分干涉,M3代表母亲拒绝否认,M4代表母亲惩罚严厉,M5代表母亲偏爱被试。
幼师生父母给予孩子的情感温暖理解较少,高于常模的比例分别是33.7%、17.7%。这说明只有33%的学生能感受到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17.7%的学生能感受到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幼师生父母给予孩子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等较多。其中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所占比例较高,分别是55.1%和54.3%,这说明55.1%的学生能感受到父亲的惩罚严厉,54.3%的学生能感受到母亲的拒绝否认。
(三)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状况与分析。
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且与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妄想、精神病性相关显著,母亲偏爱与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意、妄想、精神病性呈显著正相关,母亲过度保护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SCL-90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在父母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是积极的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越多,子女心理越健康,父母过度保护、过分干涉、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是消极的教养方式,这些教养方式越多,子女心理越不健康。父母偏爱对幼师生心理健康的相关较之其他因素要小些。
五、改善幼师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策与建议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师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重大。针对改善幼师生父母的教养方式,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家长要给孩子爱和自由。
本研究证实,情感温暖理解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是积极的,我认为情感温暖理解的核心就是爱和自由。我认为爱孩子要做到以下两点:(1)理解和尊重。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不例外。孩子不是缩小的成人,家长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一个人看待。(2)给孩子自由。爱孩子还要给他自由,家长要以平等的姿态多和孩子沟通,多给他讲道理。孩子也有不听话的时候,不听话就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孩子就有了担当。
(二)家长要不断学习,改变自己。
从本研究可以看到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这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在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的家庭中,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是沿袭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现在提倡的是终身学习,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要想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也需要不断学习。那么父母要学习什么,怎么学呢?父母要学的东西很多,学习的方式也很多。
(三)家长要同心同德,共同教育孩子。
《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可见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是相当重要的。有研究表明:从小有父亲参与教育的孩子更聪明,将来的成就更大。所以说,教育孩子应该是父母双方的事情,父亲和母亲共同教育孩子,任何一方都不得推卸责任,才是最完美的。父亲的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成长。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达成共识,同心同德,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