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24-05-12 23:04所属分类:教育类期刊浏览:次
微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机制探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依赖的许多通信方式都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QQ、微信等以微为显著特征的新兴媒体。这些微媒体因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内容丰富多样、参与广泛、互动性强等特点[1],成为
微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机制探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依赖的许多通信方式都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QQ、微信等以“微”为显著特征的新兴媒体。这些微媒体因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内容丰富多样、参与广泛、互动性强等特点[1],成为重要的“信息集散地”。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微媒体对大学生的“三观”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如今,因学业、情感、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神经症(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功能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应激障碍等)心理疾病在高校大学生中呈逐年增长趋势,而轻生、伤人、自虐等心理危机事件也屡见不鲜,这些现实事件告诉我们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必须加强对微媒体的研究使用,及时了解大学生身处的网络环境,掌握大学生的关注信息,根据其心理变化情况“对症下药”,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微媒体的特点
1.信息的大众性
在微媒体环境下,只要登录微博、微信、QQ等就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心理感受,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对外广播着自己的声音。同时,以微博、微信、QQ为平台,也涌现出了如公众号等信息传播方式,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性地接收信息,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
2.传播的及时性
微媒体的传播是网状的,它超越了时间、地域和电脑终端等的限制。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获取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并且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文章等及时传播出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以好友的身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尽快解决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3.沟通的互动性
微媒体具有双向传播的特点,这种双向传播有助于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进行广泛深入、快捷直接的互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作为信息发送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或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发布相对应的教育课程或者有针对性的文章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大学生作为接收信息的一方,在查阅相关信息的同时,可以通过微媒体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感受。在微媒?w环境中,每个人既是信息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微媒体平台的内容、方式等,真正实现在微媒体平台上的互动性沟通。
4.信息的共享性
随着微媒体的广泛应用,每位手机网民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等平台获取新闻资讯、网络课程、好友动态等讯息。部门机构或者个体通过微媒体平台将信息传播出去,信息接收者可以通过接收终端快速地接收消息,及时了解情况。这种一对多的资源共享传播模式,不仅节约了资源,更增大了信息的受众面,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
微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已呈多发趋势,心理健康教育是每所高校都应当开展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但是,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以上大课为主,对大学生进行普遍性的教育,这种教育方法存在明显缺点,就是教育课程的内容针对性不强,授课形式单一,仅注重理论的强行灌输,缺少实践环节。对少数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隐患的学生由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咨询教师对其进行心理咨询,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很难做到全员覆盖,二是许多学生很难做到对教师充分信任,不愿意对教师倾诉心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媒体因其分散传播等特征,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由主导者变为平等的参与者,而如何利用微媒体将大学生吸引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周围,实现在网络互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挑战性工作。
微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微媒体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通过查看学生的网络动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内心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其提出建议,便于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既可以在微媒体平台上一对一地和学生谈话了解情况,也可以以群的形式进行多对多的聊天,这样就改变了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教育方式,拉近了师生距离,使教师更容易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利用微媒体平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可以经常有针对性地分享一些排解心理问题的文章推荐给学生看,这样既丰富了教育资源,也使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微媒体的使用也已成为学生舒缓心情、排解压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容易产生波动,许多心里话不方便对父母、教师讲。在虚拟世界中,学生更容易讲出自己的真心话,别人的留言反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心理矛盾。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对那些条件比自己好的同学也容易产生羡慕嫉妒情绪,通过观看微媒体平台中经常传播的“心灵鸡汤”,可以鼓励学生不要气馁,勇于进取,对排解心理压力有很大作用。
2.消极影响
一方面,微媒体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调控能力。在传统的教育课堂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可以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教育。微媒体的使用打破了这一现象,对教师的权威性提出了挑战,当教师说的与学生心里想的不一致时,许多学生更愿意相信网络信息,这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另一方面,微媒体上的信息良莠难辨,许多大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与价值观,缺乏警惕意识。许多学生喜欢沉溺于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交友聊天,把网络另一端的人总是想象得很美好,整天和虚拟世界打交道,远离现实世界生活,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微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机制
1.建立健全微媒体运行保障机制
高校应成立微媒体的专职管理机构,制订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微媒体的管理运行,在课堂等不允许使用手机的地方可以安装屏蔽器。经常巡查网络,防止出现伪基站等不安全的网络。同时,对经过校园主干网的信息进行过滤,防止有害信息从网络流入,对一些恶性帖子及时进行删除,为学生创造一个文明、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2.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课堂讲授和现场咨询为主,在微媒体广泛发展的今天,可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搬到微媒体平台上,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媒体平台,可以通过开通心理健康教育公众号、开展微课堂、组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群等方式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公众号上定期分享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将课堂上的讲课视频或课件放到公众号上方便学生们随时查看;可以通过微课堂与学生们进行即时的课程讲授、答疑解惑与心理咨询服务;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群里设立值班教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或存在的疑惑及时进行答复。除此以外,还可以建设心理宣泄室,让学生有地方发泄心中不满的情感,也可以组织一些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鼓励学生经常参加集体活动。
3.引导大学生提高媒介素养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社会群体在通过网络媒体获得各种信息的同时,对信息内容的解读、分析消化和去伪的过程,在获得网络信息的同时表达自身观点、意愿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素质[2]。网络媒体信息量巨大,因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一般很难辨别真伪,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总是借助网络煽动不良情绪。而学生看到这些信息时,如果盲目相信,轻则会影响学习生活的积极性,重则会做出一些违法的行为。因此,高校应经常教育引导学生要对网络媒体上的信息辨证看待,不能盲目相信,防止被不法分子拉拢利用。高校教育工作者可利用微媒体平台宣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对一些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进行批驳、解析,让学生看到不良信息的真面目,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
4.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利用微媒体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高校应针对其特性研究制定一套有效考核、评价和奖惩的机制,以此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在微媒体环境下,可以依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微媒体发表的教育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学生阅读量、学生咨询数量、学生反馈等进行量化考评,并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打分,将以上指标纳入每月的绩效考核中,这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大有帮助,也能有效推动微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与发展。
5.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在手机网络尚未发展的时期,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相对简单纯洁的“象牙塔”里,对社会各界的信息接触较少。但随着微媒体的发展,学生可以不出校门,便可以瞬间知晓天下事,许多网络信息被描述得绘声绘色,比起教师枯燥的说教更容易使学生入脑入心。因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跟上网络时代发展的步伐,掌握各种新媒体的使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一方面,高校可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组织专门的培训来提高其使用微媒体开展教育的能力。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通过查阅文献、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分析总结优秀教学经验等途径研究利用微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结 语
微媒体既能快速传播信息,又便于互动交流,这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平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微媒体的广泛使用,也给以往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利用微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同时,微媒体对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广大心理健康教育者必须用辨证的眼光看待微媒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切实做好并落实其在微媒体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