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的应用心理探究
发布时间:2024-05-19 15:27所属分类:教育类期刊浏览:次
风光摄影的应用心理探究 一、风光摄影的心理观察 (一)明确目标的心理观察 在视知觉心理学中,这种有意识、有目的性的观察是一种有自觉目的,需要一定努力来完成的注意力。当我们确定了可观察的明确目标后,将迫使自己集中精力,从而对要明确拍摄的景物特别
风光摄影的应用心理探究
一、风光摄影的心理观察(一)明确目标的心理观察
在视知觉心理学中,这种有意识、有目的性的观察是一种有自觉目的,需要一定努力来完成的注意力。当我们确定了可观察的明确目标后,将迫使自己集中精力,从而对要明确拍摄的景物特别的关注,甚至其一点小小的变化也会让我们的敏感度提升,在其变化到你最想要的时刻,按下快门,捕捉到这一刻的景象。
例如你的目标就是拍摄“晚霞、湖泊、渔船、飞鸟”,这4个元素确定了我们先找到湖泊,再看哪些位置有渔船,等待太阳落山的时候进行拍摄,而飞鸟则是不可预测的,只能等待,此时当我们已经确定了“湖泊、晚霞、渔船”后,“飞鸟”就是我们观察的明确目标。我们会集中一切注意力等待飞鸟的出现,等待飞鸟出现在构图中最适合的位置,但整个过程如果没有等来飞鸟,只能宣告今日的结束。
而在等待的过程中,假如我们将观察的目标“晚霞、湖泊、渔船、飞鸟”改为“晚霞、湖泊、渔船”,我们就不会无功而返,而这一目标的改变可以是临时的,也就是说,可以先改变一下拍摄目标“晚霞、湖泊、渔船”,并与此同时等待“飞鸟”的出现,这样,你当晚的风光拍摄就不会无功而返。接下来就是另一种非明确目标性的观察。
(二)“无心插柳”的运气也来自时刻留意周边的观察
延续刚刚的例子,假如我们既定的目标是“晚霞、湖泊、渔船”,然而在拍摄过程中,有“飞鸟”的出现,同时我们观察到了,然后把观察目标改成了“晚霞、湖泊、渔船、飞鸟”,这个时候拍摄到的画面可谓是“无心插柳”,是一种运气。
因此对于观察来讲,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进行有计划的观察,同时对于周边的情况也需要时刻留心,风光摄影中,留心观察,如果运气不错,瞬间发生的变化会有很多,当然也不排除最终还是会无功而返,但是在风光摄影中,能够获得“运气”的前提是,不断观察、勤劳和善于思考。
除了预期的有目标的观察,同时也要不定期的对周边多观察,尽量不放过那些事先无法预期的突发情况。这样的例子我们稍有留心就可以发现,大家集中精力在拍摄风光摄影时,比如拍摄梯田,拍摄云彩的变化,或者在等待雾气的升起,倘若你能够换一个角度,你就能拍摄到众多影友集中注意力拍摄的画面,这就是“无心插柳”的常见例子。
(三)摆脱固定模式观察的心理
拥有固定思维的观察,容易让风光摄影艺术仅停留在概念或者唯美阶段,难以得到一幅过目不忘的作品,缺少作品的独特魅力。风光摄影中,要时刻提醒自己,别让固定模式束缚了自己的观察力。应该尽情释放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观察的多元化视觉潜能,观察并去发现其与常人固定模式大相径庭的景象。
二、风光摄影的心理预想
(一)心里预想
在未正式拍摄之前,先在自己的脑海里对要拍摄的对象有意识的形成自己最终想要的画面。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观察被摄对象所能表现的潜在画面,最后以自己想要的画面,再经过技术上的处理,最终获得自己事先想要的那一副画面。
要知道即使是最现实的照片也不会和被拍摄的景物完全一样,由于各种摄影上的原因,终归会让最终得到的画面与景物有差别,而我们可以加强或减弱这种差别,但无法消除这个差别。人眼只对整个景物进行粗略浏览,相机通常会把全部景物如实的记录下来。
所以对于同一处风景,相机只是一种客观的影像记录,而我们可以对同一景物想象出几个不同的影像,然后将最接近于我们主观要求的更富有艺术性的影像进行拍摄,最后得到艺术性极强的风光摄影作品。
比如拍摄黄昏里的小镇,可以将小镇的建筑作为表现的主体,可以将天上的云彩作为画面的趣味中心,可以将画面中的其它元素如牛、羊、鸟、水、树木等作为重心。而这些就需要我们提前对最终画面的表现提前作出想象,或者说预想。
作为初学者有一个困难,要把五颜六色的风光景物,看成为只有灰调影像的景物来进行观察,同时还要把立体的景物想象为平面的影像。
因为相机最终拍摄出的画面是脱离现实的,至少从空间感来讲,相机会直接把立体的风景转化为平面的图像。因此其表现的形态和比例都会与我们眼睛看到的不一样。虽然说摄影的初先是用于纪实,但实际上,在后来的诸多风光摄影作品中,不难看出,从光影的角度也好,或从构图的角度也好,还是从色彩搭配的角度也好,都是经过了摄影师的主观判断和选择后,最终得到的艺术性的画面,并没有真实的反映现实的景物。
(二)预想方法
我们更多的是观察景物的表现,而不是景物本身,而影像就是摄影师最终对景物表现的结果。预想的第一步就是从影像的角度来观察景物,并对其分析、研究,找出其意义、本质、形态、纹理等元素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求我们第一步就要锻炼我们的眼睛,使其富有影像视觉的观察力。
首先选择一个较为简单的景物,并找出其有意义的色调最暗的部分。初看时,黑色的衣服可能是最暗的部分,但稍微细看,就会发觉深黑的影子比黑色衣服更暗一些。事实上,许多看上去很暗的景物,甚至看上去就是黑色的景物,不过是深灰色而已,并不是真正的纯黑色,包括学校里的黑板、黑色的汽车等。
在没有更深黑的元素与之比较的情况下,这些景物很可能被视为纯黑色,并在预想和后期制作中也作为纯黑色来处理。但是在预想和拍摄前,得先把这样的暗部,视为深灰色,而不是纯黑色,至于后期预想的画面,可以把其处理为纯黑色。
其次,就是找到景物中有意义的最亮的部分。这与找出最暗部分雷同,景物中的最亮的部分有可能是我们平日认为的一块白色的棉布,但那些闪闪发光的金属面却比一块白布更为耀眼。例如,在太阳光下,我们把光亮的银钥匙放在一块白布上进行拍摄,最后的画面中,我们就不难看出,闪闪发光的钥匙会比白布显得更加明亮,而钥匙上的高光将表现为很小一块的纯白色,而白布只是浅灰色。但是没有钥匙,白布就是“最白”的物体。
第三,在观察了最暗和最亮的色调之后,可以开始观察一下中间色调。在观察白色部分的同时,开始观察浅灰色部分,同样在观察黑色部分的同时,观察深灰色部分。而在其中间的色调值,就有一个基本色调――中灰色调。
因此,一个物体所表现的色调如何,不但要去看它的本身的色调值,同时要看它与其它景物色调值之间的关系如何确定。
以上的三种色调观察法,对预想这个环节十分重要,它将作出参考,判断出你要的画面究竟会如何。
第四,还有一个方法,用来提升和验证你的预想或者观察力,将拍摄的照片,在第二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样的天气中,进行对比,这只是个参考的办法,用于鉴别你对景物的观察力究竟准确与否。
在风光摄影中,光影的变化,构图的取舍,这些都是需要提前预想的,能够有预想的方法,会让风光摄影的进步事半功倍。而其中光影色调的判断尤为重要,测定景物的亮度,并根据测出的结果决定用什么样的曝光,甚至在后期制作上,如何再次进行色调的创作。
预想并不是一件最困难的事情,许多有成就的摄影家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有这种本领,虽然他们可能不是有意识的这样去思考或使用这个方法。任何一个摄影人,认真从事摄影多年后,是能够较好的理解预想这样的过程的。对预想的探索与运用,能帮助风光摄影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更好的提升。
三、光影对风光摄影审美心理的影响
(一)光影带来的情感变化
光影对风光摄影美感的影响是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受众者的审美心理有较大影响。其光影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作品美感和思想内容。正面光可以营造出明朗、鲜明的审美心理;侧面光可以营造出生动、活泼、立体而富有变化的审美心理;逆光可以营造出简洁、神秘、魅力的审美心理。而漫射光影可以带给人柔和、安宁、抒情的审美心理。
(二)光影的基本审美心理与取舍
刚刚提到的漫射光给人柔和与安宁的审美,但我们需要注意其有时候预想不到的高反差问题,不要以为处于漫反射光下的景物总是“柔性”的。在一些复杂的景物中,可能有亮度值很低的深凹处。会影响整个作品的审美,所以前面提到的观察与预想,在这个时候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单纯的谈顺光、侧光、逆光这三种光影对风光摄影的审美心理影响,并不是绝对的。
再比如把景物和云彩一起拍摄,问题就比较复杂一些。除非是在开阔的原野上,照射在景物上的光线又比较平,否则,你将面临一个很长的影调阶,那是很难全部加以控制的。这里所要强调的就是云彩和景物两者的曝光取舍问题,会影响到最后作品的审美心理。假如我们对云彩的亮部进行曝光,会导致天空表现得不够明亮,画面中的其它阴影部分与天空部分将在影调上失去平衡,虽然云彩中的高影调部分得到了足够的表现力,但是从整个画面的审美来讲,会带给人较为沉重和压抑的心理影响,让一幅本来给人明快、爽朗的心理感受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就适得其反了。所以在云彩和景物一起拍摄的时候,其曝光选择极为重要,最好根据阴影部分进行曝光。
四、风光摄影的审美心理表现
在拥有了预想的方法后,审美心理可以通过摄影技术对很多情感的元素进行表现。有直觉、有错觉。直觉很多来自摄影师的经验和本能,而错觉更多的能够营造一些奇特、独到、浮想、新奇、联想和意境的审美心理。还有纪实和写意,而我们既然通过预想得到一幅艺术性很高的风光摄影作品时,写意会更为重要,用简洁干净的画面,来表现情感和某种精神,神韵十足、清新朴实、真切含蓄、朦胧抽象、优雅柔美、雄奇豪迈等,都是风光摄影的审美表现。
上一篇:注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下一篇:试论后现代心理学背景下的日志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