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归因理论改善中职学生消极学习心理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4-06-08 23:02所属分类:教育类期刊浏览:次
运用归因理论改善中职学生消极学习心理的策略 一、归因理论及其启示 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某个行为所做出的解释或原因的推断。韦纳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常会把自己行为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能力、努力、工作难度和运气等几个因素,并从稳定性、来源、
运用归因理论改善中职学生消极学习心理的策略
一、归因理论及其启示
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某个行为所做出的解释或原因的推断。韦纳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常会把自己行为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能力、努力、工作难度和运气等几个因素,并从稳定性、来源、可控性三个向度对它们进行分析,如下:
韦纳认为一个人对成败的归因会引起一系列的情绪反应和期望的改变。如果把成功归结为内部稳定因素,能力高则会使人产生自豪感、自尊感,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如果把成功归因于不稳定因素(机遇与努力),则以后工作积极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如果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因素(任务难、能力弱)则会产生内疚和无助感,会降低以后的工作积极性;如果把失败归因于外在、不可控因素(工作难度或运气),就会产生气愤和敌意;而归因于不稳定因素(运气不好或努力不够),则可能提高以后的工作积极性,等等。由此可知:(1)积极的归因模式:成功归因于稳定内因,能力高会产生自豪、自尊的体验,会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缺乏努力会使学生产生内疚感,相对地会增加对成功的高期望,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2)消极的归因模式:成功归因于外在的不稳定的运气,会产生不在乎感,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愿望;失败归因于稳定内因,缺乏能力会产生羞愧、无能感、沮丧感,会降低对成功的期望,避免或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
由上可知,学生对自己学习成败的归因分析对他们在学习中的行为和态度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想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规范,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归因,形成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情绪体验,才能有积极的学习行为。
二、中职学生学习归因现状
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对自己学业归因呈以下特点(分两种情况进行说明):
(一)学业成绩优秀者
大多数学业成绩优秀者把自己学业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高或归因于学习任务容易或考试题目简单等因素。少数学业成绩优秀者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努力的结果。把自己的成绩归因于自己的能力高,这种归因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自尊感,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但也容易让学生产生自我中心主义,骄傲、自满、自以为是,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学生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学习任务容易、考试题目简单这类不可控的外部因素,难以让学生找到成就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努力的结果,为了继续取得成功,那么就会激励学生继续保持努力。
(二)学业失败者
?W业失败者把自己学业的失败大多归结于自己学习能力差、脑袋笨或学习内容太难、听不懂或学习不够努力等方面。学生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自己学习能力差、脑子笨这种稳定的、不可控的内部因素,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无能为力的无助感,会容易让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和行为,这是一种消极的归因;学生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学习内容太难、听不懂,这种归因方式会减轻学生学业失败的负罪感、内疚感、自责感,会降低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不利于学生学习行为的坚持和学习责任感的提高,这也是一种消极归因;学生把自己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这是一种积极归因,因为努力属于内在的可控的因素,归因于努力不够,可使学生产生内疚感,增强以后努力学习的可能性。但在现实中发现,学生虽然积极正确归因了自己的学习失败,但作用却不大,学习态度和行为仍然消极,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发现有以下几点:(1)学生没有坚定的学习信念。学生虽然参与了归因活动,但在思想上对学习活动并没有坚定的信念,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坚定的信念很重要,当一个人没有坚定的信念时,很难看到他从事这件事情的积极态度和行为。(2)学生的懒惰。很多学生有很强的依赖性和很少的上进心。这种依赖性导致了学生对于学习及其他事情都想依靠别人,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不想独立思考、不想动脑筋、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学生没有什么上进心,对自己要求不高,学习容易满足,得过且过,碰到问题不着急去解决。(3)学生存在畏难情绪。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必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多多少少会带来某种痛苦。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不管学生进步大小,成长多少,改正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建立新的行为习惯时必然伴随着痛苦,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但学生却希望不用做任何努力就可以“大功告成”,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对于为学习进步所带来的痛苦没有心理准备,容易产生阻抗,进而停止改变。
三、中职学生消极学习心理改善策略
从上面中职学生归因现状我们可以得知,不管是学业成绩优秀者还是失败者,他们的归因结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归因,一类是积极归因。针对学生消极学习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应从这两种情况分别做出考虑。
(一) 对待消极归因的学生策略
1.引导学生积极归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学生而言正确认识自己学业失败的原因,也是自己学业成功的一半。我们知道,不同归因(结果)引起不同情绪情感反应(积极或消极)产生不同的期望,最后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所以第一步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归因自己的学习。所谓积极归因就是能带来积极认知加工、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社会态度和积极行为的归因方式,它倡导的是用积极的观点解释消极的事件,有时候学生的归因是准确但是消极,属于消极归因,那就摒除这种消极的正确归因而用积极却不那么符合实际的误归因来代替它。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正面学习情绪,增强学生的学习行为。积极归因更重视的是归因是否积极,使学生提高成功期望、努力学习,是否准确在其次。
2.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训练程序,使人们掌握某种归因技能,改变原来的归因倾向。学生对自己学业的消极归因中,就可以通过归因训练,从而消除归因偏差,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对那些学业失败,但没有认识到努力重要性的学生先让他们完成一项任务,然后对他们的成败结果进行归因。对那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的学生予以强化,而对那些未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的学生予以引导,或明确指出他们失败的原因是努力不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这些学生就会改变原来的归因倾向,在失败时使用努力归因,增强努力学习的信心。
(二)对待积极归因的学生策略
1.注重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谓理想,就是人们所追求、所向往的奋斗目标,是人追求进步的强大动力。所谓信念是对认为是事实或者必将成为事实的对事物的判断、观点或看法。理想信念为情绪和行为指引方向。你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和行为。学生要想取得自己学业的进步和成功,必然也要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念,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理念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态度;二是加强正面教育,抵制不良学习态度、风气的影响;三是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践行自己的学习理念,面对学习困难,积极主动,迎难而上。
2.培养坚强意志。意志是成功的前奏,任何伟大的成就,无一不是意志力结出的果实。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意志力推动的,如果意志力不够强大,我们的表现就会落后于人。困难可以挫败肉体,但毁不掉灵魂和意志。意志所在的地方,你的对手和敌人永远触及不到。因此,没有什么比意志力更值得我??去培养。要让学生改变消极的学习态度,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不可征服的意志。(1)引导学生树立明确而远大的目标。“有志者事竟成”,树立了明确而远大的奋斗目标,就会由此产生巨大而持久不衰的动力。学生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才能激发出火一般的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冲破重重的阻力障碍,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2)用严格制度管理学生。学生有消极学习心理,对于学习上的任务想能免则免。所以作为老师,一要严格要求学生;二要对学生实行必要的监督,对其行为进行督促、鼓励、提醒与检查;三要教师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改变学生。(3)引导学生从小事培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许多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曾通过小事情来磨练自己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