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丰文化网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合作期刊 > 教育类期刊 >

诚信的心理机制与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建立

发布时间:2024-06-30 00:10所属分类:教育类期刊浏览:

诚信的心理机制与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建立 所谓诚信是诚实和信任的结合,诚实主要是个体的德行或品质,包括不欺人和不自欺;信任则指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预期的关系或行为方式[1]。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诚信素质是积极向上的,但在部分学生身上也存在不诚信

诚信的心理机制与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建立

  所谓诚信是诚实和信任的结合,诚实主要是个体的德行或品质,包括不欺人和不自欺;信任则指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预期的关系或行为方式[1]。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诚信素质是积极向上的,但在部分学生身上也存在不诚信行为,比如考试舞弊、论文造假、贷款不还、伪造假证书和文凭等。大学生诚信缺失,严重扰乱了高校有序的教学和生活,对整个社会的运行秩序带来了极大损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诚信教育,促进大学生诚信品质养成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对诚信的心理机制的透彻分析是探索有效教育的基础。
  一、诚信的心理机制
  诚信心理机制是个体产生诚信心理的依据,是引导个体诚信行为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统称。诚信心理机制作为一个有机系统,主要由认知、需求与激发、意志、平衡与反馈等多个过程组成[2]。依据其产生的依次顺序,可划分为四个不同阶段。
  (一)认知阶段
  认知过程是指面对与诚信有关的新刺激要素,个体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动态过程。该过程主要包含知觉、激活、选择、内化四个过程。知觉是指将具有代表意义的诚信知识和信息传递到大脑中,进而形成有关诚信的表象。激活就是将原有的认知结构唤醒而进入觉醒状态。选择是被唤醒的认知结构在“工作”状态下,有选择性地吸收或者筛选某些信息,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与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刺激物的特点、个性等有很大关系。
  (二)心理需要与动机激发阶段
  在诚信的心理认知的基础上,个体经过筛选形成心理需要。心理需要是个体产生诚信行为的内部驱动。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由低到高发展的,只有低层次需要获得满足才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诚信需要属于自我实现需要的范畴。个体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才会产生高级的诚信需要,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
  心理需要是个体产生行为动机的内在根源,诱因则是动机产生的外在条件,只有内外条件兼备,诚信需要才转化为诚信动机。肯定诚信的重要性并推崇诚信的环境、执行诚信行为后获取预期或超出预期收益或实际利益的价值体系等外在条件促进诚信需求向诚信行为的有效转化,外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诚信品质的培养。
  (三)行为产生和意志作用阶段
  诚信动机产生后,会推动个体做出诚信行为。主体践行诚信行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如由于工作条件差、环境复杂而引起的信心不足;由于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人措手不及而产生的惊慌、彷徨等消极情绪;已经放弃的动机、目标重新出现而产生新的诱因以及不健康舆论的讥讽等等。在这些情况下,就必须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机智,迅速分析、判断困难的性质,确定克服困难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实现所做出的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诚信行为就是一种意志行为。
  (四)信息反馈与心理平衡阶段
  从心理学角度看,心理活动过程并不会随着行为的结束而终止。在主观意志引导下的诚信行为终止后,主体心理活动会进入下一个新的心理阶段,即对诚信行为进行总结和反思的阶段。主体通过外界反馈及自我认识,对诚信及自身的诚信行为有了新的认识,并实现了新的平衡,主体对诚信的认知也会在心理变化过程中得以提升和完善。
  二、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
  对诚信心理机制的解读,可以清晰地理解诚信行为得以产生,并维持一贯性的基础和条件。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必须遵守诚信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自身规律,全面分析和掌握诚信品质形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及对应的要求,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行为。
  (一)树立主体性诚信教育观念
  诚信品德的形成是个体主动、积极内化的产物。可以说,诚信品德的培养重点在于充分发挥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到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对外部教育积极消化并内化为内在品质。反观当前德育教育体系存在的缺陷,尤其是灌输式教育模式,将学生视为容器,忽视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内心活动和参与德育实践的需求,严重影响并大大降低了德育效能。
  诚信教育必须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观念。首先,要肯定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诚信教育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同样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主动接受外部教育影响并结合自我教育实现内化的过程。其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诚信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摒弃过去那种“一讲到底”的单向灌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与社会实践,勇于表达自身的需求和观点,实现教育双方的平等交流,并且在改进道德教育模式的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
     (二)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大学生的诚信动机
  大学生对诚信品质的内在需求是驱使其建立诚信认知结构并转化为诚信行为的根本动力。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如果大学生连基本需要都得不到满足,谈论诚信是不现实的。大学生的一些失信行为如考试作弊、奖助学金评定中弄虚作假等大多与其缺失性需要得不到满足有关,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诚信行为也就缺乏动力。需要层次理论启示我们,诚信教育完全可以以学生缺失性需要为突破口,一方面,教育者应了解学生的缺失性心理需求状况,并帮助学生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进而提出更高层次的诚信需求;另一方面,对学生个体的非诚信行为教育者应结合学生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需求寻找原因,利用满足合理需求的方式来纠正非诚信行为或动机。
  此外,教育者应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包括全社会良好的诚实守信氛围,教育者以身作则,学校对诚信的鼓励和推崇,对非诚信行为的严厉制止和批评等,促使大学生诚信需要转化为诚信动机。
(三)传递诚信知识和诚信价值,推进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与认同
  提升大学生诚信道德认知水平是培养其诚信品质的基础。依据大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可以从三个方向入手推进和提升大学生诚信认知能力:第一,充分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诚信思想的教育价值。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道德的内容博大精深,孔子、荀子等先哲都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品质做出了精辟的阐释。因此,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来加深大学生对诚信的理解和重视。第二,从个体的成败经验角度提高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程度。诚信是个体成功的关键性条件。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成功者的成功与他们具备诚信品质密不可分;而言而无信的人最终无法取得预期的成绩。所以,大学生必须对诚信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意识到诚信是为人之本,也是建功立业之根基。第三,从社会大环境对诚信品质的需求和要求上,提升大学生对诚信问题的重视程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商品交易为基础的,信任是维系交易活动的重要桥梁,也是支撑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旦失去了诚信这一基础,就无法保证市场经济交换活动的健康运转,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进而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带来负面影响[4]。
  (四)铸造诚信意志,树立诚信信念
  大学生在内化和执行诚信动机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干扰,如果大学生不能抵御这些干扰,轻则带来情感的波动,重则会引发道德意志的缺失,从而使诚信认知向诚信行为转化受阻以及诚信行为的终止。因此,在诚信品德培养的过程中,应防止大学生情感或意志方面出现的异样,以保证知向行的顺利转化及行为的有序完成。大学生只有树立理性的诚信观念,培养丰富而深厚的诚信情感,并在生活中练就坚定的意志,能够经受外界的磨砺和考验,才能够逐步树立起科学而坚定的诚信信念,进而引导诚信行为的产生。
  (五)建立褒奖机制,强化学生诚信行为
  大学生践行了诚信行为后,我们应该考虑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巩固和加强这一行为倾向,促使其长效化和常规化。个人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意志是有限的,诚信行为若没有外在强化也难以呈现出持续性、稳定性。在强调大学生自律的同时,高校诚信教育必须拥有相对科学和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并在具体实践中严格执行,对讲求诚信的人给予肯定和奖励,对抛弃诚信的人予以严格处罚,通过褒贬奖惩,规范大学生群体的诚信行为。
 


上一篇:军校学员心理行为训练探究
下一篇:浅析人类学、心理学与传播学中的文化研究方法

投稿方式: 邮箱: QQ1:3477019158
QQ2:2137681981@qq.com
投稿时邮件主题请写明文章名称+作者+作者联系电话
咨询热线:
客服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李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张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冯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孙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聂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刘编辑
中国硕博论文网 中国硕博论文网多年专注服务发表 咨询QQ:QQ1:3477019158
QQ2:2137681981
我要发表期刊
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