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丰文化网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合作期刊 > 教育类期刊 >

老年读者阅读心理及服务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4-07-15 13:24所属分类:教育类期刊浏览:

老年读者阅读心理及服务策略 探究 引言 老年读者服务近年来日益被包括图书馆界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所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人口老龄化,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

老年读者阅读心理及服务策略探究
  引言
  老年读者服务近年来日益被包括图书馆界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所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人口老龄化,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1]。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总人口的15.5%,达到了2.12亿,已步入初级老龄化阶段。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大,这就使得我国老龄化人口呈现出总体数量规模大、增速快的特点[2]。而在我国倡导全民阅读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当下,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体自然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不可忽视的服务对象,面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应认真研究老年读者心理特点及阅读需求,不断完善相应的服务手段与服务策略。
  一、老年读者心理与行为特点
  老年人群体因生理机能渐趋退化,社会生活角色变化等因素具有与普通成年人群体截然不同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点:
  1.行为能力差,反应相对迟钝。随着机体的老化,老年人对于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能力相对低下;活动能力也随之变差,体力与适应力都处于衰减的进程中。
  2.学习接受能力衰退。老年人由于思维活力下降,反应能力变差,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随之下降;记忆力随年岁增长也逐渐衰退,学习能力也处于低谷[3]。
  3.惯性思维明显。老年人对于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大多非常坚持,难以改变并且拒绝改变。当形成惯性的思维或者行为模式受到挑战,老年人通常会感到不适,甚至个别老年读者会反应比较激烈。
  二、老年读者阅读心理及阅读需求
  老年人上述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老年读者群体的阅读心理及阅读需求。
  1.老年读者的生理机能退化,使得他们在使用图书馆要求硬件设施高度的无障碍化;
  2.随着生理机能的变化,老年读者心理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并且由于社会生活角色的转换,往往会产生孤独与失落感。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老年读者有被充分理解尊重及社会交往的心理需求;
  3.心理惯性大。老年读者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由于多年养成的阅读习惯,往往会形成固定的模式[4]。具体可以表现在近乎固定不变的到馆时间、相同的阅读主题、固定的阅读场所等多方面。
  4.阅读主题相对集中。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较为突出的一点是其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由此出发,老年读者群体的阅读兴趣点,往往会较多地集中在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等方面。
  三、老年读者服务提升策略
  鉴于上述老年读者群体的心理及阅读特点,笔者以为,图书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为老年读者服务的力度,完善服务手段。
  1.纳入图书馆整体规划
  把为老年读者服务纳入图书馆的整体规划,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明确具体服务范畴与服务手段。从馆藏建设到窗口服务,确保读者服务的整个流程都充分考虑到老年读者的需求。
  2.加速建设社区图书馆
  根据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对我国各类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半径所作的明确规定,大、中、小型图书馆以读者乘公交或骑车60分钟、30分钟、20分钟可以到达为宜。可以确定其服务半径分别为9km、6.5km和2.5km。由于老年人活动能力相对较差,如果居住地在大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半径之外,那么对于其使用图书馆而言,就存在较大的出行困难与障碍。因此,老年读者群体对于社区图书馆的依赖程度就相对更高[5]。通过加速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最大程度延伸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半径,对于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我国社会而言,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3.为老年读者提供必要的培训
  如前文所述,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下,学习能力处于低谷,生理机能不断衰退的老年人很容易被隔绝在数字鸿沟之外,无法享受信息化社会为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从而离信息化的当下越来越疏离,形成一种恶性循环[6]。针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可以利用场所优势和资源优势,为老年读者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各种培训。以国家图书馆为例,自2011年起,国家图书馆通过老年读者公益培训、资源推荐、老年读书沙龙等形式,积极探索老年读者的特殊服务,先后推出15个系列、53场次,累计培训4200余人次。2014年11月,为进一步提高老年读者的数字阅读能力,国家图书馆推出了针对老年读者的公开课项目――“关爱夕阳”老年课堂,2015年,又推出“我来当主讲”和“国图交享乐”等自助式老年文化活?樱?丰富了老年读者的文化生活。其中“关爱夕阳”老年课堂自开课以来,受到广大老年读者的热烈欢迎。课堂内容包括手机系列课程、基本电脑办公软件系列课程、重温旧报系列、昆曲系列等。既有帮助老年人掌握信息化工具的内容,又有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容。通过这个课堂,广大老年读者一方面掌握了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提高了信息素养,使得他们能够以虽略显缓慢却稳健持续的步伐跟上信息化的发展;一方面又为老年读者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缓解因退休居家社会生活角色转换带来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4.老年读者服务专门化
  由于目前图书馆的电子化程度非常高,并且会越来越高。而老年人由于视力听力退化,不掌握现代化信息查询手段等原因,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感到障碍重重。针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应该考虑在读者服务一线设置专门的老年读者接待窗口。为老年读者提供耐心细致的咨询、借还等基本服务;将其与普通读者区分开来,提供个性化的专门服务,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为老年读者服务,一方面也能提高普通读者的服务接待效率。此外,在老年读者的服务过程中,注意老年读者的心理特点,充分理解老年读者渴望被尊重理解的心理,理解生理机能退化为其造成的种种不便,做到服务耐心细致,不厌其烦。
  5.为老年读者提供发挥余热的舞台
  老有所为,是我们一直期待能够帮助老年人实现的一个目标。那么,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该在这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和不断的探索。近年来各个领域的志愿者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图书馆也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文化志愿者。图书馆可以有目的性地集中老年读者群体,了解老年读者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把有兴趣参加公益文化服务的老年读者进行备案。在规划志愿者活动的时候,将老年读者群体纳入到视野之中。为其提供可以发?]老年人经验及专业特点的岗位,积极吸纳老年读者的建议及所提供的经验,帮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的目标,为他们提供发挥余热的途径和场所。一方面使得参加志愿者服务的老年读者获得认同感与价值感;一方面有意识的引导老年读者志愿者为老年读者服务,相近生活经历与年龄特点必然会使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产生共鸣,更容易获得理解,沟通也必然更为顺畅,从而也提高了老年读者的服务质量,可谓一举数得。例如前文所提到的国家图书馆所举办的“关爱夕阳”老年课堂,他们不仅面向老年读者进行授课,为了丰富老年朋友们的退休生活,让他们老有所为,还举办了“我来当主讲系列活动”。
  四、结语
  尊重老人,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不息的优秀传统美德。如何对待老年人,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与道德修养。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在提倡全民阅读,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镇,在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这一点上责无旁贷,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图书馆实现传承文明、服务社会这一基本职能的根本要求。
 

上一篇:网络暴民群体的心理机制及治理探讨
下一篇:基于社区融入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投稿方式: 邮箱: QQ1:3477019158
QQ2:2137681981@qq.com
投稿时邮件主题请写明文章名称+作者+作者联系电话
咨询热线:
客服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李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张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冯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孙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聂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刘编辑
中国硕博论文网 中国硕博论文网多年专注服务发表 咨询QQ:QQ1:3477019158
QQ2:2137681981
我要发表期刊
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