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动机剖析及方式
发布时间:2024-08-31 22:58所属分类:教育类期刊浏览:次
网贷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动机剖析及方式 一、大学生网络贷款概述 大学生网络贷款,是指借贷双方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信息交接、互动交流,从而高效地达成借贷目的的新型借款模式。在信贷消费过程中,大学生最常用的网贷平台分别有:花呗、分期乐、趣分期
“网贷”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动机剖析及方式
一、大学生网络贷款概述大学生网络贷款,是指借贷双方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信息交接、互动交流,从而高效地达成借贷目的的新型借款模式。在信贷消费过程中,大学生最常用的网贷平台分别有:花呗、分期乐、趣分期、学信贷等几家认知度较高的平台。他们的运行原理基本一致,都是实现大学生与投资方之间信贷的桥梁。其运行原理图如下: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选择网络贷款的心理动机及原因
近几年来,大学生网络贷款的恶性事件频发。来自河南的大学生郑某由于无力偿还债务,当累计债务多达58.95万元时选择跳楼自杀。此外,2016年12月份发生了一起10G“裸条”不雅照片及视频泄露事件,167位“裸贷”女大学生的个人信息、亲友联系方式以及私密照片遭到泄露。
根据2017年2月,本研究小组针对当代在校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在龙子湖高校园区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93.9%的在校大学生的资金都来源于父母;59.89%的大学生有过缺钱的压力与焦虑;有53.32%的大学生及周边同学了解并使用过网上借贷;68.4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贷款平台的弊大于利。
大学生网络贷款的高风险性以及社会危害性正在在校大学生中间上演。透视以上两起案件及问卷结果,通过深入细致的思考与分析,突破现象看本质,大学生选择网络贷款的心理动机发人深思,值得借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社会经验不足
总体来说,在校大学生是不谙世事的,缺乏社会常识,面对众多的物质诱惑难免抵挡不住。稳定的家庭环境与安全的校园环境使他们的警惕意识薄弱,在面对众多的社会陷阱时难以迅速、正确的做出回应。这使得那些不法网贷机制有机可乘,抓住大学生个人身份容易确认、思想单纯、注重个人信誉、消费欲望高等弱势,用道德抵押方试加以威胁。
2、经济独立性较差
在校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但是经济独立性较差,支撑他们的基本生活开销大多来源于父母,少部分的收入可能来自于兼职打工或者创业。在这样一种现有资金与预计消费不成正比的情况下,他们不仅难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报酬,而且限制了他们较高的消费欲望,使得他们在校期间难以实现个人的价值。
3、盲目从众
追求便捷、新颖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从案例中得知,在校大学生使用网络贷款平台多由同学介绍或者是自己的轻易尝试。尝试了初次贷款成功的“甜头”后,便开始完全信赖此类交易平台。在大学生互相交流的过程中,网络贷款平台也逐渐在大学生中建立良好的口碑,促使更多大学生盲目的追随潮流,使用网络贷款。
4、不合理的消费观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消费对象具有不固定性,消费种类多样化,对品牌的虔诚度比较高,消费心理具有攀比性,感性消费占上风,难免在金钱的支配上也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5、法律意识薄弱
为什么众多网络贷款的大学生在面对恶劣催款情况下,会选择继续寻找其他网贷平台来还款呢?究其原因,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在名誉以及信息受到侵害时,难以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息事宁人”的消极心理,致使他们不断地走向深渊。
6、奖助学金有限
根据问卷?{查显示,我国高校里只有25%左右的在校大学生能够享受国家的奖助学金待遇。而且,申请奖助学金的要求较为严格,只有家庭贫困而且品学兼优的学生才符合标准,这个硬性标准使得家庭经济一般、学习一般的在校大学生难以得到奖助学金。间接性的促使他们在资金匮乏时选择网络贷款。
三、提高大学生网络贷款安全意识的有效对策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学生的信息和财产安全,根据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分析结果,结合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动机,对影响大学生网络贷款的每个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提供合理的网络贷款防御措施以及解决方案。
1、大学生方面
(1)积极学习金融知识,提高理财能力。作为风华正茂的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学习金融知识,参加金融知识讲座,研读金融书籍。这样不仅提高了理财能力,合理规划自己有限的财产,而且有助于他们了解我国单一的金融信贷市场,为我国开辟多样的信贷机制做出贡献。
(2)提高综合素质,实现经济自我满足。在校大学生的经济独立性差,多凭借外界的经济支援生存,难以靠自身努力获得收入。所以,在校大学生应该通过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创新设计大赛、心理教育课堂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综合能力,更好的融入社会,通过创业、兼职等途径获得收入,实现经济的自我满足。
(3)客观认清网贷,增强危机警惕性。大学生可以在闲暇时多关注和阅览贷款的新闻、书刊,并设立网贷讨论小组。一方面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及理性网贷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其客观地看待网贷的利弊。
(4)增强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信息、财产安全。当前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只有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及私有财产安全,才能从根源上有效避免“网络贷款”的悲剧再次重演。
2、家长方面
(1)传承美德,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勤俭意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而培养孩子“自立自强”、“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等传统美德一直都是我国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家长在此方面要言传身教,适时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承担监护职责,防患于未然。尽管很多大学生远离家乡,但是作为家长,要尽量多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关爱,及时掌握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与表现,尽可能排除孩子在校园网贷方面的隐患,担起应有的监护职责,使孩子远离网贷的危害。
(3)敞开心扉,建设沟通桥梁。家长除了在行为上无声的关注大学生外,还需要在言语上进行适时地沟通和表达,在沟通中询问孩子对于网络贷款的了解及态度,提前为孩子打一剂有关网贷的“预防针”。
3、高校方面
(1)开展网贷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高校开展的讲座应该涉及贷款的发展、现状及形式种类等内容,让学生能够对网络贷款进行自主分析,并进一步判断网络贷款的利弊,从思想上提高大学生对网贷的防范意识。
(2)加强校风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优良的校风是学校生存的基石,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超前,攀比心重,与优良的校风建设相悖。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消费在我心”等相关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降低大学生贷款的动机,间接地减少大学生网贷的不良情况发生。
(3)开设金融知识课程,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学校可以通过聘请金融专家、银行业务员来对大学生进行授课,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帮助学生学习金融常识、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钱财。进而引导学生树立安全、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
(4)引进外资,设立奖助学金,缓解学生经济困扰。学校引进外部资源并设立奖助学金,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学习动力,而且可以使更多大学生不受经济困难的困扰。
(5)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当下大学生群体的法律知识淡薄,在自身的安全受到侵犯时往往不知道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学校等教育部门可以印发相关法制的资料和报纸,并通过广播等新媒体方式宣传,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6)设立贷款咨询服务站,降低网贷风险。贷款的咨询服务站的设立可以方便部分大学生咨询贷款问题。另外,该站点可以为已经受网络贷款诈骗的同学进行心灵慰藉,并为大学生普及网络贷款常见的受骗方式,避免此类情况的再发生。
4、网络贷款平台方面
(1)提高安全技术管理,保证网络贷款的安全性。通过加强借贷方和施贷方的信用审查、信息加密等多种安全技术,加快网络平台安全体系和数据库建设,确保网上资金转账时客户资金、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止用户信息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遭到恶意篡改和泄漏,确保网络平台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2)规范网络贷款的监管体系,降低漏洞存在率。网络贷款的业务模式多样化,决定了其监管体系的复杂性及交错性。所以,网贷平台要规范监管机制,联合各个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划分好彼此的监管责任,使风险性逐层降低。
5、政府部门方面
(1)加大审查力度,规范网络贷款机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较强,网络监管力度较弱,造成了当前网络贷款平台鱼龙混杂的局面。因此,政府等法制工作机构应该统一网贷平台的审查制度标准,并对各个贷款平台逐一排查,加强对不良网贷平台的清收力度,从而规范网络贷款体系。
(2)制定合理的扶持政策,解决大学生经济危机。政府可以合理地加大奖助学金扶持力度,使每位大学生的资助机会平等化、公平化。另外,政府也可以通过加大科研创新项目的投入,使得更多有能力的大学生得到项目资金的扶持,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增强了大学生自我实现的价值,减少其经济危机的发生,而且也有助于增强我国科技文化的软实力。
(3)健全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大学生个人权益。政府机构应该加强对网络贷款平台的监督,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准入门槛,加强管理,方便大学生等需求者甄别。并且政府应该建立并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和黑名单制度,使得交易双方在网络贷款平台上实现透明化交易,切实有效地保护大学生等需求者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基于此次多方面相关资料的查询,丰富了有关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实证定性研究,促进社会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提高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安全意识,避免因网络贷款而引起的不良事件再次发生。让当代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化社会所提供的便利,推动金融市场和国家信贷市场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