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利用心理暗示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4-10-19 15:19所属分类:教育类期刊浏览:次
正确利用心理暗示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心理研究表明,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则是消极的。而一些比较敏感、脆弱,独立性不强的人群,譬如儿童就比较容易接受暗示。学前儿童的易受暗示性已经成为当前发展心理
正确利用心理暗示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心理研究表明,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则是消极的。而一些比较敏感、脆弱,独立性不强的人群,譬如儿童就比较容易接受暗示。学前儿童的易受暗示性已经成为当前发展心理学家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关于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一、心理暗示的界定
暗示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态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间接的方式进行。
二、儿童受心理暗示行为的分析
儿童由于年龄小,独立性差,认知水平低,往往成为被暗示者,而且年龄越小受暗示的程度越高,在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儿童受关注度越高,其受暗示的能力越强。儿童受心理暗示的行为实质上是其在无意识、无分辨、不自主的情况下自然产生的接受行为。儿童是个热情的观察者,他认为成人全是正确的,他们热切地接受、模仿,希望获得密切接触成人的赞赏,在受暗示时,儿童常常存在着一种附和、认同甚至刻意重复的心理。儿童受心理暗示的行为揭示的不仅仅是儿童的社会性认知与发展的问题,更为本质的是它反映了儿童对他人愿望、信念等基本心理状态的了解与反应。
儿童接受的暗示信息比较多的来自于密切接触的成人,如父母、祖父母、教师、亲属等;或来自于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媒体、网络、电视等,而来自于儿童本人的自我暗示基本没有。由于社会和与儿童密切接触的成年人缺乏对暗示行为的深刻认识,因此儿童接受的直接暗示和无意暗示居多,表现出的暗示效果也比较直接,出现反暗示效果的情况较少。在婴幼儿时期,成年人往往给予孩子积极的暗示居多,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社会与成人对儿童的方方面面期望越高,有意无意的消极暗示开始逐渐增多,对于缺乏辨别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儿童来讲,只能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对于儿童错误及不良的言行,成人的不理智的言语和行为等很容易造成儿童的心理创伤和退缩行为。
三、家长教师忽视心理暗示而对儿童造成的误导和伤害
现实中,有些教师与家长对心理暗示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认识,因而常常对儿童的受暗示行为感到困惑,不知道儿童的受暗示行为的产生根源在于成人自身或所处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很多不当言行给儿童造成了误导和伤害:
1.家长对幼儿管教素手无策,以入园为手段吓唬孩子,令孩子受到幼儿园是个可怕的地方的暗示,造成孩子刚入园时,出现以特别激烈的哭闹坚决抗拒上幼儿园的行为,入园适应时间延长。
2.当着孩子的面,家长对幼儿的相貌缺陷、所患疾病、不良习惯、行为缺点向亲人、老师和他人反复讲述和强调,这样既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又?孩子受到自己不好、不行的暗示,开始沉默寡言,畏手畏脚,不敢轻举妄动,有些孩子相反还会将不良习惯和行为缺点进一步强化。更有甚者,有些家长对于孩子无意识的调皮捣蛋行为还进行玩笑式的四处吹嘘,结果让不明是非的孩子受到表扬鼓励的暗示,顽皮起来更加肆无忌惮,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不已,无计可施。
3.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对孩子的老师进行品头论足或发泄对老师的不满和怀疑,使孩子接受到老师不好、不可信任和不可敬的暗示,表现在行为上则要么不喜欢老师,不与老师交流沟通,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要么反感抗拒老师,甚至与老师产生激烈地冲突。
4.出于怕孩子吃亏的心理,很多家长经常用一些看似关心其实极不妥当的提问诱导暗示孩子,如小朋友打你了吗?老师骂你了吗?怎么回家还想吃东西,是不是老师不让你吃饱呀?……让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孩子真的感觉自己受到欺负,受了委屈。
5.有些家长和教师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出错的孩子或将孩子与别人相比较,让孩子感受到我很笨、我总是不如别人的暗示,使孩子遭受严重的挫败感,造成自信心的严重不足。
四、正确运用心理暗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1.教师与家长要正确运用心理暗示。
(1)陈鹤琴先生提出建议:少用暗示,以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净化环境,取缔不健康的戏剧暗示,以防止不良刺激对儿童的消极暗示;正确运用暗示方式,充分运用积极的鼓励,避免消极的刺激。
(2)家长教师对于孩子的出错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尤其要注意场合,鼓励和表扬多在大庭广众,加以强化;批评和警示尽力讲究方式方法,小范围或一对一更能让孩子接受。
(3)教师家长要相信每个孩子是有潜质的,善意的夸奖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要用对待成功人士的态度去鼓励他、教育他、看待他,帮助他将潜质发挥出来,获得成功。
(4)对于想要孩子接受的事务尽力正面客观地介绍,让儿童形成正确判断。不要以成人自己的好恶观点去影响孩子,甚至强迫儿童全盘接受。
2.让儿童学会快乐积极的自我暗示。家长和教师应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即: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我们应该让儿童学会快乐积极的自我暗示方法:
(1)避免让孩子有错误的自我暗示。
(2)大声说的暗示让孩子变得健康。
(3)幸运语的暗示让孩子充满快乐。制作幸运卡片,画上好看的卡通人物,附上幸运语。“我很有信心,我有力量。”“今天我学了本领。”“今天我很快乐。”……要求每个孩子大声说出来,让每个孩子的脸上开始出现从未有过的兴奋与活力。
上一篇:如何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研究
下一篇:谈篮球比赛的临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