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考试焦虑的心理分析及应对方式
发布时间:2024-12-14 22:54所属分类:教育类期刊浏览:次
初中生考试焦虑的心理分析及应对方式 在中学阶段,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自身,都把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成绩作为评估学习优良的标准。面临考试,一些学生会出现考试发挥不稳定的现象,即使是那些平时学习优秀的学生,有的一到考试也出现
初中生考试焦虑的心理分析及应对方式
在中学阶段,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自身,都把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成绩作为评估学习优良的标准。面临考试,一些学生会出现考试发挥不稳定的现象,即使是那些平时学习优秀的学生,有的一到考试也出现差错。焦虑是由考试这一紧张情景直接触发的体验。一、考试焦虑的表现
考试焦虑,是指由于考试情境或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比较复杂消极的异常心理状态和行为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考试前焦虑表现:只是在临近考试前才会出现紧张和焦虑的状态,比如坐立不安,拉肚子、心慌、吃不好,睡不好等反应,一旦进入到考试中,或者考完试之后,则这种症状会完全消失。如果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紧张和焦虑的情绪,那到考试前就会表现得更加明显,进而无法参加考试;考试中焦虑表现:在考试的过程中出现的,表现为大脑一片空白,平时做的出来的简单题目也会做错,最严重的会无法坚持考试;考试后焦虑表现:在考试前和考试中的紧张情绪比较轻微,但一旦考试结束后就可以担心,担心自己的成绩,担心排名,而随着成绩的公布,焦虑情绪就消失了。
二、考试焦虑的心理分析
1.自身的动机与期望
考试之所以会有焦虑的发生,因为学生对结果有期待;学生对结果的期待,源于学生有自我要求;学生的自我要求背后,是评价体系的框架;评价体现的框架之后,是自尊感和自我价值感。无论是成绩高或者低的学生,都可能出现考试焦虑的状态,而这种状态的出现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尊感和自我价值感。常常自我挑剔、自我否定、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容易引发内源性的焦虑感。
2.家庭的动机与期望
一个紧张焦虑的孩子背后,大多和家庭环境和教育有关。当孩子过多地接收到这些情绪之后,就会产生内化,不断寻找线索去印证这一结论,我真得不行;只看重学习而包办家长,所有聚焦点都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因为家长不优秀,所以把所有的期望值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种家长传递出的情绪是所有的事情我都可以为你做,你只负责学习。一旦学习成绩不好,就产生了悲观的色彩,孩子吸收到了家长的悲观色彩,也开始悲观,进而得出自我对不起父母、一无是处的结论,这样的孩子抗压能力较弱,也容易被压力和失败所击垮。
三、考试焦虑应对策略
1.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这个定律反映了人的动机水平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当我们去完成一项简单任务时,在一定的唤醒水平内(想要达成的渴望)范围内,动机越强,就能更快更好的任务,当绩效达到高点时,唤醒水平较高;当我们面对复杂的任务时,我们动机与绩效并不是呈线性的关系,即在唤醒水平较低(低应激)时,随着唤醒和动机水平的上升,作业绩效也相应改善;但在唤醒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绩效会下降,且绩效达到最高点时,唤醒水平中等,这种关系成为“倒U型关系”。
对于中学生而言,适当的学习难度,可以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如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动作加快,情绪适度唤起,不易受周围干扰因素影响,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变化的应对和调整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习成绩有积极意义。但是当学生对学习成绩要求较高且面对的复杂的学习任务时,学生就会表现出焦虑、紧张、记忆力下降等各种压力反应,进而影响了学习生活。班主任在工作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这一规律,结合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最佳的绩效状态。
2.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是基于正向的哲学观点,从积极面去了解来访者的问题,重视来访者原本具有的天分与能力,引导来访者发挥自己的优点与能力,邀请来访者展现其成就与自信,鼓励并塑造来访者积极的自我应验预言,从而创造改变的可能性。
所谓多做对的,就没有时间或空间去做错的。作为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我们要多寻找其自身存在的正向的、朝向未来的、朝向目标的积极态度,来促使学生改变的发生。在了解学生问题考试焦虑的同时,应特别地注意“例外”的存在。例外是指学生的问题没有发生或严重程度较低、发生次数较少等较不被学生注意的特定考试情境。帮助学生找到这个不被注意的例外后,以例外为根基,发展出多元的解决策略。
上一篇: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对策探讨
下一篇:浅析中学生健康心理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