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刊物简介编辑
创办过程
1959年,刊物改名为《世界文学》,以
一定的篇幅发表中国学者撰写的评论。1964年改由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文革”前,它是我国唯一一家介绍外国文学作品与理论的刊物。“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7年恢复出版,内部发行一年,1978年正式复刊。
历任主编
2编辑团体编辑
它的编辑委员会由我国熟悉外国文学的专家、作家和翻译家组成,担任过编委的有茅盾、周扬、郑振铎、洪深、姜椿芳、董秋斯、曹靖华、萧乾、丽尼、萧三、冯至、庄寿慈、朱海观、邹荻帆、楼适夷、包文棣、孙绳武、李芒、杨周翰、张羽、冯秀娟、苏杭、唐月梅、王佐良、林一安、罗大冈等,
编委
其它
创刊以来,《世界文学》坚持为发展我国文化事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面向我国广大读者,尤其是创作界、理论界、大专院校文科师生及外国文学爱好者,介绍过大量具有一定审美和借鉴价值的各种体裁的外国文学名篇。许多外国著名作家,都是最先由《世界文学》加以介绍的。据统计,《世界文学》已译介过一百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
3刊物内容编辑
《世界文学》除刊载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外,还辟有文化交流、国外通讯、评论、文摘、书评、译坛纵横、外国文学翻译出版漫笔、作家谈创作、编译者序跋、外国文学资料、世界文艺知识、文学史话、作家逸事、中外作家答本刊问、中国作家谈外国文学、中国诗人谈外国诗、世界文坛热点、中国文学在国外、世界文艺动态等多种栏目,并发表外国文学名著插图选登、美术作品和作家肖像。
最近二十年来,国内直接出版翻译作品的出版社越来越多,出版速度也越来越快,而《世界文学》受到篇幅、出版周期等因素的限制,只能依靠编辑部人员的研究水平和文学判断能力,力图寻找一些经得起时间积淀的考验,能够体现出世界文学历史发展方向,真正值得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作品。尤其那些篇幅比较小一些的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纪实文学等体裁的作品。
4刊物影响编辑
《世界文学》在海外也享有盛誉。它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及地区的文学界、学术机构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协作。除港、澳、台以外,它还在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拥有订户。《世界文学》经常得到国外友人、著名作家甚至国家元首的赞赏。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整个世界的文化越来越体现出商业化的倾向,阅读——尤其是文学阅读越来越让位于视听媒体的传播。国内也已发生此类的转向:文学不再作为人们业余享受的主要精神食粮和娱乐形式。在这一文化转型的大环境中,《世界文学》并不随着世俗趣味的改变而改变自身原来的办刊方针,而是坚信,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人们文化结构多层次多差异的国家中,《世界文学》应该为那些渴望了解世界各国的经典文学、了解各国文学发展动向的人们,保留一个窗口,提供一片风景。
从2002年的第5期起,《世界文学》连载了文学资料“世界文学五十年”大事记,结合《世界文学》办刊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以短小精悍的篇幅,回顾了世界各国五十年中的文学大事,力图为读者提供一幅世界文学的大致面貌。这一资料得到了一些读者的好评。
5编辑人员编辑
6基本信息编辑
刊物名称::《世界文学》(双月刊)
创刊日期:1954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编辑出版:世界文学杂志社
邮发代号:2-231
国外发行代号:BM25
国际标准刊号:ISSN0583-0206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04/I
刊物定价:9.60元/册
出版日期:每逢双月25日出版
杂志,刊物,外国文学
7出版物编辑
世界文学杂志社还出版介绍世界各国文学现状的杂志《外国文学动态》,编辑过《世界文学丛刊》十五种、《世界文学小丛书》十种、《〈世界文学〉30年优秀作品选》(小说、散文类)、《外国优秀散文选》《世界文学精粹40年佳作》和其他选集。
8新版编辑
刊物介绍
作 者:孙鹏 编著
出 版 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字 数: 500000
版 次: 1
页 数: 467
印刷时间: 2009-1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39630922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文学 >> 文学理论
定价:¥46.80
内容简介
《世界文学com》内容涵盖从远古至20世纪东西方文学,以文学发展史为脉络,梳理、评析源远流长的外国文学和丰富复杂的精神现象,包括代表性的文艺思潮、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等等,旨在培养读者较为系统、坚实的外国文学基础知识,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Blog风格的阅读、洗炼优美的文字、丰富多彩的图片、新颖别致的版式等多种新元素的有机结合,将世界文学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如身处世界文学博物馆。
书中所选精美图片,囊括名著书影、作家图像、名家墨宝、历史文物等,信息量大,可观性强,配以准确精当的图注文字,充分拓宽读者视野,开辟思维想象空间。图文互注的编排形式,晓畅易懂的叙述语言,新颖独到的版式设计,彻底打破了文学史类书籍的沉闷,为读者构建了立体、形象的文学史,提供了有效、快速学习和了解世界文学的理想读本。此外,每个篇目下的“相关链接”和“拓展阅读”两个小栏目不仅能帮助读者轻松地获得与篇目相关的信息,也能够引领读者在阅读之余向纵深层次迈进。
目录
神话与诗的时代——古希腊古罗马文学
众神的天空——古希腊神话
巨人的统治——该亚与泰坦
奥林匹斯山顶的宝座——宙斯
静夜的清吟——月亮女神
忧郁的六弦琴——太阳神
智慧的力量——雅典娜
森林与草原的精灵——牧神潘
海中的三叉戟——海神波塞冬
地府的统治者——冥王哈得斯
反抗神权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
众神对人类的报复——潘多拉的魔盒
金苹果的灾难——《伊利亚特》
俄底修斯还乡——《奥德赛》
智者的教诲——《伊索寓言》
人间的文艺女神——萨福
琴歌诗人——阿那克瑞翁与品达
悲剧的时代——古希腊悲剧
生活与神——赫西俄德
“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
人对神的挑战——《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戏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
“解不开的谜”——《俄狄浦斯王》
情与法的冲突——《安提戈涅》
“舞台上的哲学家”——欧里庇得斯
“愤怒的巫女”——《美狄亚》
天才讽刺家——阿里斯托芬
农民的幽默——《阿卡奈人》
希腊人的聪明——《鸟》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
西方史学的丰碑——《历史》
伟大的思想者——柏拉图
可笑的罗马人——普劳图斯与《一坛黄金》
田园牧歌——维吉尔
生活诗人——贺拉斯
沉沦的天才——奥维德与《变形记》
中世纪与中世纪文学
“从故事到信仰”——早期的基督教文学
上帝造人的传说
巴比伦塔
亚伯拉罕献子为祭
上帝的独生子
责任与诱惑
伟大的复活
光辉的力量——中世纪戏剧
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骑士传奇
普罗旺斯的诗人——骑士抒情诗
英雄的故事——英雄史诗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甫》
民谣中的“英雄国”——《卡列瓦拉》
冰岛古传奇——《埃达》和《萨迦》
德国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
西班牙的英雄史诗——《熙德之歌》
市民的艺术二——《列那狐传奇》
失败的英雄——《伊戈尔远征记》
文艺复兴的曙光——但丁
从地狱到天堂——《神曲》
“人文主义的先驱”——薄伽丘
欧洲近代小说先驱——《十日谈》
人文主义诗人——彼得拉克
伟大的人性——拉伯雷
卡冈都亚与庞大固埃——《巨人传》
法兰西的贵族诗人——“七星诗社”
散文的典范——蒙田与《随感录》
一个女人的一生——罗哈斯的《赛莱丝蒂娜》
流浪汉小说《小癞子》
西班牙戏剧之祖——维加
不屈的抗争——《羊泉村》
传奇人生——塞万提斯
荒诞的骑士之梦——《堂吉诃德》
最渺小与最伟大——堂吉诃德的形象与精神
巴洛克时代——贡戈拉
美丽的忏悔——卡尔德龙与·《人生如戏》
莎士比亚的“老师”——乔叟
智慧的箴言——《坎特伯雷故事集》
神秘的诗人——兰格伦与《农夫皮尔斯》
理想的世界——《乌托邦》
“诗人的诗人”——斯宾塞与《仙后》
莎士比亚的先驱——马洛
人类戏剧史的巅峰——莎士比亚
寻找真实的爱情——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
“说不尽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
失落的伦常——《李尔王》
永恒的艺术典范——莎士比亚的诗歌
文学的古典时代——古典主义文学时期
“理性的光芒”——古典主义文学
“文人史诗的典范”——弥尔顿
人类的哀歌——《失乐园》
痛苦的英雄——《力士参孙》
“玄学诗派”——约翰·邓恩
玄学派的其他诗人——赫伯特与马韦尔
清教徒作家——班扬
追寻福音——《天路历程》
英国文学批评第一人——德莱顿
哲理诗人——蒲柏
四季诗人——汤姆逊
“苏格兰人民的儿子”——罗伯特·彭斯
感伤作家——劳伦斯·斯特恩
英国文学的黑色奇葩——哥特式小说
天才的作家——哥尔德斯密
从“唯理主义”到“三一律”——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者——高乃依
英雄的困境——《熙德》
“悲剧诗人”——拉辛
欲望的丛林——《安德洛玛克》
灵与欲的战斗——《费德尔》
“我与舞台同在”——莫里哀
“无法模仿的莫里哀”
伪君子的故事——《达尔杜弗》
拉封丹与《寓言诗》
古典美学的经典——布瓦洛与《诗艺》
“工匠诗人”——汉斯·萨克斯
德国古典主义诗人——从奥皮茨到格吕菲乌斯
德国的流浪汉小说——《痴儿西木传》
民族戏剧的先声——戈特舍德
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莱辛
莱辛的戏剧创作
戏剧艺术的探索——《汉堡剧评》
“文艺复兴的最后一位诗人”——塔索
民族悲剧的改革者——阿尔菲耶里
意大利的戏剧大师——哥尔多尼
“风俗喜剧”——哥尔多尼的戏剧创作
浪漫的激情——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时期
突破艺术的枷锁——现代主义文学
忧郁的土地——俄罗斯文学
大洋彼岸的歌声——美国文学
亚非拉的声音——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文学
9民国版编辑
1934年10月1日创刊。双月刊,16开本。伍蠡甫主编,黎明书局发行。该刊宗旨为:“介绍各国文学,估量它对于世界文学的价值;登载形式或内容可以取资的作品;用绝对客观态度,探寻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途径”。辟有小说、戏剧、散文诗、书与人物、期刊、杂记等栏目。译介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海涅、拜伦、左拉、高尔基等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尤其重视介绍世界新兴文学流派和作家,翻译了法国象征主义大师凡尔哈伦的诗作、擅长心理描写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等。并出版了1933年和193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皮兰德娄与布宁特辑”,以及“苏俄小说特辑”等。主要著译者有傅东华、李青崖、韩侍桁、施蛰存、伍光建、洪深、黄源、孙寒冰、席涤尘等。1935年9月停刊,共出6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