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智慧教学方式探讨
发布时间:2023-04-09 15:25所属分类:教育类期刊浏览:次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智慧教学方式探讨 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课堂通常被认为是任务型知识课堂,该课堂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是知识的容器,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课堂教学缺乏灵活性。在新课程理念下,需要建立智慧型课堂,要求教师以智慧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智慧教学方式探讨
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课堂通常被认为是“任务型知识课堂”,该课堂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是知识的容器,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课堂教学缺乏灵活性。在新课程理念下,需要建立“智慧型课堂”,要求教师以“智慧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进步。一、循循善诱,优化新课导入设计
优秀的课堂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度,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率。教师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集思广益,采用像情境导入、活动导入、游戏导入等别致又带有十足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方式,带给初中生不一样的数学课堂。
1.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或利用实物创造情境,结合当次课的相关内容,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建立一个特定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形中将学生带入预设的教学情境,体验不一样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时,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来导入新课。
例1:我们班足球队和其他班足球队比赛,连获10场胜利,小明参加了8场。连获胜利的第8场是本班对1班,小明得了12分,其中罚球得了2分,你能算出小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本场小明没投中三分球)试试看能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吗?试写出方程。
例2:连胜的第1场是本班对2班,小明得了36分,试算出小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罚了几个球?(罚进1球得1分,本场小明没投中三分球)能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吗?如果能的话列出方程。
解析:第1题不需要列方程。第2题可以设小明投进去了x个两分球,罚进了y个球,列出方程。
例3:在本班和3班的比赛中,小强全场共获得17分,其中罚球得了4分,试求出他分别投进了几个两分球?几个三分球?
设小强投进去了x个两分球,y个三分球,可列出方程。
让学生根据列出的方程式,比较一下相同之处,看看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课堂导入,主要能让学生感受到用二元一次方程能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的紧密联系,保证师生交流的顺畅,拒绝教师单方面说教的教学模式,学生就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以聊天的方式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
2.问题导入
通过设置问题来导入课堂是一种常见的导入方法,教师设计问题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使导入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在“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教学中,作者首先向学生进行提问:在足球比赛中,进球可视为正分;失球可视为负分;正负之和可视为净胜球。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红队的净胜球为4+(-2)。蓝队的净胜球为1+(-1)。像这样涉及正负之和的运算式,该如何来计算呢?
一个简单的足球问题解释了正负数以及正负数之和,并直接带入例题求解,以旧知识结合新知识来构成问题推动课堂进程,简单明了,学生一望便知。
二、和谐融洽,建立生生合作关系
加强互动,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重视生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更能带动课堂的高效进展。生生合作学习能够带动个人的学习主动性,开发潜在动力,充分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优势,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补充和相互学习。
例如,在“单项式的乘法”的教学中,作者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先让学生自行开展新课例题的预习,然后进行变式练习:(1)(-5a2b3)(-3a);(2)(2x)3(-5x2y);(3)(-3ab)(-a2c)2?6ab(c2)3。三道练习题,要求各小组在五分钟时间内做完,并进行相互检查、纠错改正,确保小组的高正确率。若某小组的任务全部完成,可举手示意,上交练习题,作者给最快完成的小组加分。待小组全部示意完成后,各选一名代表在黑板上写出步骤。待作者讲解完,作者让不同组之间交换习题,由学生进行批改,并交还本人。最终评判出每一组的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得分最高的组可获得小小的奖励。然后作者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单项式乘法”的做题规律:先做乘方,再做单项式相乘。
本课完全由学生探究合作完成,在合作过程中,作者发现学生自主练习完毕后,在组员相互检查时,发现组员有错误的,往往会告诉其错误的原因并细心讲解,该组员也是耐心听讲并及时改错,比作者喋喋不休的纠错要实用得多,也有效得多。
三、寓教于乐,创建多媒体授课平台
新时代的初中数学课堂应该是充满现代化气息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设备,打造多方位、创新型的现代化课堂。教师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可以整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验电教设备一体化的魅力,更好地寓教于乐。
例如,在“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一课中设置如下问题:某厂打算生产一种中学生使用的笔袋,但无法确定各种颜色的产量,你认为该如何制订生产计划?针对中学生喜欢的颜色,小凯调查了九年级某班50位同学,结果如下:
提问:通过这些数据你能了解中学生喜欢的颜色吗?
(学生讨论)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仅凭九年级一个班是无法科学地估计出概率的。”
师:“那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呀?”
生:“应该再调查几个班级的数据,然后再做决定。”
通过多媒体展现小凯的调查情况,分别用列表、柱状图展示数据,清晰地向学生提供了调查数据,便于学生思考判断。最后得出结论:实验的次数越多,得到的频率越能科学地代表概率的大小。教师不妨提醒学生在做此类题目或生活中遇到此种情况时,可以多多观察取证,以期求出最科学的结果。
四、鼓励互动,拓宽课堂交流渠道
高效互动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教师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与学生相互作用,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数学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互动意味着需要用趣味横生而又不脱离数学内容的活动融入新课,课堂教学形式活泼、灵动,并与数学材料进行有效结合,同时,还要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促进整个课堂的互动,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定义与命题”一课的教学中,作者创造了一个“幸运转盘”作为与学生互动的媒介。作者事先制作了一个大转盘,上边和时钟一样标记着数字1~12,然后在黑板上写出数字代表的定义。如号码1代表的定义是“数轴”,当转盘指针指到1时,让学生抢答数轴的定义。小A先举手抢答:“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然后还可以让这轮抢答正确的小A上讲台来转动指针,让其他学生进行抢答。尤其是“小老师”来转动转盘这个环节,学生颇感兴趣,课堂被再次带入到了高潮。
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来触动学生的神经,使学生激情满满地进入教师预设的教学轨道。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复习了旧知识,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
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简化了课堂上那些烦琐、不必要的步骤,直接带领学生进入全新的授课环境,让学生直接面对多媒体教学平台呈现的内容,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