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丰文化网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合作期刊 > 教育类期刊 >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理的原因及调控方法

发布时间:2024-09-29 13:16所属分类:教育类期刊浏览: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理的原因及调控方法 现代足球运动随着技、战术水平的迅猛发展,高速度、高强度对抗的日趋增强,攻守争夺更加紧张、激烈。它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全面掌握训练的基本技术和精湛的战术意识以及具备优良的身体索质外,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理的原因及调控方法
现代足球运动随着技、战术水平的迅猛发展,高速度、高强度对抗的日趋增强,攻守争夺更加紧张、激烈。它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全面掌握训练的基本技术和精湛的战术意识以及具备优良的身体索质外,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目前,部分足球教练员他们非常重视比赛的物质方面,希望找到一种不可战胜的进攻或防守方法,但他们却忽视了比赛的精神方面,对运动员大脑的控制训练。纵观世界足坛,运动员因心理问题阻碍技、战术的正常发挥甚至比赛失败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作为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差距的我国足球,在加强技、战术和身体素质训练的同时,重视心理训练已是当务之急。
  1.问题的提出的必要性
  现代竞技运动实践反复表明,足球比赛不仅是运动员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的竞争,更是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较量。世界著名的排球优秀教练员袁伟民在 《我的执教之道》一书中写道:“对球类比赛来说,心理状态影响比分,凡是涉及训练和比赛,都应重视心理状态的研究。”再从国内外许多有关文献来看,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双方总体实力基本对等的情况下,因不良心理致使技、战术不能得以充分发挥而败北的战例约占70%左右。
  2.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理及其行为特征
  2.1 与不同实力对手竞技时的不良心理及其行为特征
  (1)当对方实力较弱时,运动员有时会产生不以为然、心不在焉等心理状态。其表现为防守不积极、进攻不主动、比赛中消极应付,甚至耍弄对方。
  (2)当对方实力强大时,运动员常会产生恐惧、信心不足、斗志不高缺乏拼劲等心理状态。其外部特征表现为焦急、脸色发青、心跳加快、膝腿颤抖、动作迟缓、足控制不了球。
  2.2 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不良心理及其行为特征
  (1)当裁判出现失误或不公时,运动员常会产生愤怒的心理状态。其表现为懊恼不休,浑身发抖,不停地埋怨裁判,甚至漫骂裁判和做出很不文明的举动。
  (2)当观众起哄,只给对方加油时,运动员常会产生心绪不宁、反感等心理状态。其表现为视观众为冤家对头,对观众做出极不礼貌的挑衅性动作。
  3.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理的成因分析
  3.1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理形成的外部原因
  (1)缺乏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飞速发展,心理训练已成为足球运动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在日趋激烈地运动竞赛中心理训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种情况是,在平时的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中,从不实施有计划按步骤的心理训练来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必要的影响,使运动员的心理发生最适宜于训练与比赛的变化的需要;另一种情况是,只注意赛前的心理准备训练而忽视平时应持续不断进行的长期心理训练。再一种情况是,赛前心理准备不足,赛中心理调整不当。
  3.2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理形成的内部原因
  3.2.1 个性心理特征
  运动心理学关于个性心理特征的许多研究表明,赛场上运动员的心理及其外显行为确实与其个性心理特征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在足球比赛中,大凡属于内倾型的运动员,一般比较谨小慎微,容易接受他人行为的暗示,似乎总是缺乏那种经过充分准备以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能力较差,一旦场上情况与既定方案不相吻合或中途发生变异而出现各种复杂局面时,容易产生恐惧、自卑、不安、信心动摇等不良心理状态。大凡属于外倾性的运动员,一般敢冒风险、过分自信、独断专行、自制力较差,一旦场上局势出现大起大落,形势急转直下时,容易产生急躁、冲动、失控等心理状态。
  4.足球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不良心理状态及调节方法
  4.1 足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调节
  心理学认为:主观的心理活动与客观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连。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变化往往与比赛的规模、性质、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通过这些内外条件的刺激,展开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随之会产生某种心理定向,形成各种比赛动机,特别是由于对手的实力状态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现代足球比赛,错综复杂,紧张多变,要充分反映现代足球运动员的技能和全队的实力水平,就必须加强心理调节训练,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把心理调节训练与技、战术和身体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保证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在比赛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5.2 建议
  5.2.1 运动员参赛角色合理定位的心理调控方法
  “参赛角色”是指参赛者在整个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它规定了参赛者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运动心理学关于“参赛角色”与“参赛角色的扮演”的理论认为,“比赛角色”的确定,需要通过日常的心理训练过程加以实现,它所要付出的努力远比“参赛角色的扮演”要大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赛前参赛角色合理定位的心理训练是进行赛中心理调控的先决条件。运动员参赛角色的定位的实质是运动员对相应比赛结果与自我比赛行为目标的认知定位。要详细制定出在敌强我弱、敌弱我强及势均力敌的三类情况下,赛前角色始终定位于夺、追、拼的位置上的种种策略,使运动员的认识焦虑水平控制在适当的程度上,以预防运动员在比赛时出现波动情况。
 


上一篇:论对外汉语课文编写中的心理学因素
下一篇:比赛过程中如何调控学生的心理

投稿方式: 邮箱: QQ1:3477019158
QQ2:2137681981@qq.com
投稿时邮件主题请写明文章名称+作者+作者联系电话
咨询热线:
客服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李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张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冯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孙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聂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刘编辑
中国硕博论文网 中国硕博论文网多年专注服务发表 咨询QQ:QQ1:3477019158
QQ2:2137681981
我要发表期刊
业务咨询